身残还是心残

2011-10-26 09:32: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在城市的街头巷尾,“残疾”的老人、“双亲病故”的学生、“丢了身份证”的寻亲者……屡见不鲜的行乞人总能引来路人的同情,正是由于路人“泛滥”的爱心,才让这些行乞者有不菲的收入。然而,一篇《揭秘正常人如何瞬间变“残”乞丐换装“变瘫”只需45秒》的报道让众多“爱心人士”的心凉了一大截。
“一乞丐上身赤裸,下身捆着胶皮垫,仅靠单手支撑,贴地艰难爬行着。乞丐痛苦地用手撑起上身,先艰难的将身体往前挪动几公分后,又吃力地将面前简陋的四轮木板往前拱了一下。木板上放着铁皮盒与录音机,喇叭里,催人泪下的音乐正在大分贝地播放着。”看到这样的“惨状”,不少人都会伸出援手,用自己的一份爱心,给他们生存的希望。所以,才会有“不到半小时,装钱的铁盒逐渐被好心市民施舍的零钞铺满。”如果是真残,那么市民的好心也没有白费。“突然弯腰打开背包,抽出一个四轮板车。他一屁股坐在路边,迅速脱掉身上原本干净的衣物,从包内掏出满是补丁的破旧裤子熟练地换上。随后,他将两个橡胶做成的黑色鞋套,麻利的穿在了自己的脚上,并迅速将铁皮盒、录音机放在面前的木板上,悲伤的音乐响起………”这样视频出现在好心的市民面前时,他们只能用沉默来表达内心的愤怒。原本一两元钱的小事也不值得生气,可那“残疾”的乞讨者欺骗的却是他们的爱心和真情。难怪会有好心人发出“他们残疾的不是身体,是心”的感慨。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乞丐一般都是丧失劳动能力、生活陷入绝境、不能自食其力的人,只有他们才有可能沦为这个地步。可现在却有为数不少的四肢健全、年轻力壮并且智商还不低者也加入到这个行列,他们有劳动能力,并且能够掌握人们的心理,分析“哪些人的心最善,最好骗”。用愤怒的好心人的话来说,其实这些人也应该算是残疾,因为他们的心残了,完全放弃尊严,好吃懒做,专门欺骗好心人。
助人为乐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许多人一直是这么做,并且教育孩子也这样做的,可当他们的爱心频频被那些“心残”者所欺骗时、当孩子知道他们那省下来的零花钱是被骗子骗走时,不知道他们还会不会一如既往地善良地“助人为乐”下去。真不敢想象连这样的事情都出现了“诚信危机”的时候,还有什么能够让人相信?难道我们还要先经过严密地“侦察”,然后再决定是否“行善”吗?相关部门的回答道出了他们工作的困难,但总不能因为困难就把这些问题推向社会吧?总不能让善良的人们因为你们们“困难”就频频频受骗吧真的希望这些相关部门能克服困难负起责任,给我们营造一个和谐诚信的环境,别再让越来越多的“爱心”打水漂,别再让善良的好心人受骗。(郑轲)

  【责任编辑: 付基恒】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