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郑州思念食品有限公司水饺被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事件后,思念食品副总经理贾国飚说,按照国家目前的食品安全卫生标准,水饺中确实不得含有金黄色葡萄球菌”,但是,“按照新的即将生效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被检出有问题的水饺金黄色葡萄球菌含量是达标的”。他还透露,食品安全标准就要降低了。
为什么被检出病菌的水饺又成为了达标产品呢?原来,按照目前的食品安全卫生标准,水饺中确实不得含有金黄色葡萄球菌,但是根据卫生部今年9月6日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速冻面米制品》生制品的微生物限量”中规定,每克生制品中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含量只要在1000——10000个之间,都为合格。
如今,食品安全问题是人们最为关注的一个话题,问题水饺缘何没了问题?连日来,人们议论纷纷: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难道食品安全新国标的要求却与日俱“降”了吗?专家虽然回应:否。但人们依然难释心头疑惑:为什么还允许厂商生产含有一定黄色葡萄球菌量的食品呢?新国标不是还没有执行么,为什么这产品就提前“与时俱进”了?
也许,即将实行的新国标迎合和满足了某些生产厂商的要求,但事实上,它却与人们的公共利益要求产生了背离,人们不禁要问:标准降低了,质量势必会下滑,这消费者的健康还能有保障么?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食品的营养健康和安全要求越来越高,然而,近两年来,此起彼伏、接连不断的食品安全问题,却又不断引发人们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危机,要改变这一现状,要重拾国人对食品安全的信心,也许“降低国标”不是根本,它需要的是我们多方的共同努力,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生产厂商要从提高自身产品质量做起,从原料采购到生产加工、再到制成产品,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检验,严格把关,为自己的产品负责,也为消费者负责。毕竟,行业发展、企业利益,一切都是以质量和诚信为前提。(晓琳)
【责任编辑: 李甲】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