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道德闪了腰

2011-10-26 16:44: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北大副校长:“你是北大人,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他要是讹你,北大法律系给你提供法律援助,要是败诉了,北大替你赔偿。”若是放在从前,这位副校长堪称“侠义之士”,然而,这他的“侠肝义胆”却给了冷漠的社会现实一记响亮的耳光。
面对受伤的小悦悦悦18名路人漠然走过;面对跌倒的老人,不少人视而不见;面对嚣张的窃贼,有人唯恐躲避不及……这些案例屡屡被昭示天下,潜默化地让人们产生了极度焦虑而不敢做好事,我们的社会道德似乎正面临着严峻考验。
与上述事例相比,我们身边的女孩孟佩杰照顾瘫痪的养母12年,被人们称作“最美女孩”;面对从10楼高空坠落的两岁女童,吴菊萍毫不犹豫、徒手奋力举托,人们用“最美妈妈”礼赞她;重庆交巡警王静徒手接住跳桥少女,被称为“最帅交警”;佛山小悦悦事件中的拾荒阿婆贤妹,她挺身而出救出小悦悦而被称作“最美婆婆”………人们感叹“道德发炎”的今天,他们用行动告诉了我们,善,仍存人心。
为了抢救这“濒临灭绝”的善举,北大副校长挺身而出,愿为该校做好事者、做一个平凡的善者撑腰,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鼓励义无反顾救人,促使精神层面升华牞可以说是用教导的形式,倡导社会正义感。校长之举被网友称为“校长撑腰体”。这种“撑腰体”带着很明显的“保护主义”,但它是最具人性的“保护伞”,它保护的是人最根本的道德善意,保护着社会道德和社会正义向前发展。
纵观新闻事实:救人者扛着无端罪责,蒙受不白之冤,救人、扶人后可谓“赔了夫人又折兵”。
如果有人为之撑腰,悲剧就可能不会发生。“撑腰体”走红的背后反映的的是多数人盼望保护行善的良好愿望。事实上,“校长撑腰体”的受捧,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下社会公德缺失的尴尬现状。“撑腰体”出现只是一种对极个别现象的呼声,针对的也是以高校学生为首的群体,不是普遍的人群。更多的社会人士需要“撑腰者”,社会各阶层如果没有这样的“撑腰者”又该如何处理救人事宜?这是有关部门亟需解决的问题。为他们找个坚固“保护伞”,比什么都重要。我们拒绝冷漠,也呼吁法制。良知未泯,只求背后的力量。(郑轲)

  【责任编辑: 付基恒】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