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炮声和着浓浓的年味儿,大年初一,久未谋面的A、B、C三个小孩刚一见面,便进入正题——“今年你们拿到多少压岁钱……”如此场景,或许每个人都似曾相识。
这几日,随着大小孩子们骤然间“暴富”,少则几百,多则数千的压岁钱也成为他们口中的谈资。春节在孩子们的世界里,似乎正是一个“炫富”的季节。说实在的,笔者并不是反对春节给孩子压岁钱这一习俗,然而,家长们将如此“重金”交给懵懂的孩子掌管,既担心他们丢,更操心他们花,与其徒增烦恼,不如少给为妙。
少给孩子些压岁钱,家长们自己的烦恼也许会迎刃而解。给钱少了怕丢面子,给钱多了自己经济压力大;给别人孩子嫌多,自己孩子拿钱多了又不放心,这是过年时家长们的情感写真。其实,逢年过节图个高兴,压岁钱要给,但要“点到为止”。少给孩子压岁钱,自己既不至于“望钱兴叹”,又能免去单独让孩子“执掌重金”的烦恼,何乐而不为。
少给孩子些压岁钱,诸多无形的问题也会化解。面对这笔“从天而降”的财富,许多孩子们其实并不知道怎么管、怎么花,此时,家长们应该加以引导,灌输给孩子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让他们会管钱、懂花钱,消除他们盲目攀比的做法。一些家长看到孩子压岁钱多了不放心,便拿过来自己保管,并美其名曰:帮孩子理财。
殊不知,这一做法恰恰要不得。在孩子们眼里,压岁钱无论多少也是他们大爷大伯叫个不停才“拿下”的辛苦钱,你一句“怕你花不了”就给夺去,孩子的心里会舒服吗?所以,少给些钱多给些关注,孩子拿钱、自己监督,这才是正确的做法。(一平)
【责任编辑: 付基恒】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龙年,担负起更多责任
下一篇: 努力学习 做新型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