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分夺秒”背后的权利之争

2012-02-17 16:53: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最近哈尔滨工商局启动了“叫停电信收费不合法规则”行动,高调叫板电信行业的按分钟计费的的方式面对挑战,电信行业的机关报《人民邮电报》也针锋相对,指责哈尔滨工商局越权执法,引发了新一轮争议。(2月13日《西安日报》)通话时长几秒,仍要支付一分钟的费用,这样的计费方式确实不太合理。哈尔滨工商局要求电信收费按秒计价,坊间固然是一片喝彩声,却显然是逆了电信部门的龙鳞,于是人家二话不说先一顶“越权”的大帽子扣了下来,以攻为守。
服务性的收费到底怎么样收才对企业、对消费者都公平合理呢?一味地缩小计费单位是否就是最合理呢?的确,按照《人民邮电报》所言,追求无穷小计量的收费单元没有完全的必然,也没有个底,但现在用户没有提出苛刻的、不合理的按微秒、毫秒的计算要求,而是按照一秒这样一个合乎常理感知的时长来进行收费。哈尔滨工商局提出的一个概念就很有代表性,即计费时长和通话时长之间的时长长差户是不占用电信运营企业的网络及相关资源的,在这种不占有 企业资源、企业并没有提供直接服务的情况之下继续进行收费,显然难以服众。
根据工信部数据,我国电话用户已经突破12亿,如果每个消费者多支出一元冤枉钱,电信部门就会发一笔高达12亿元的巨额之财。难以舍弃这么轻而易举就获得的利润不难理解,但一些专家动不动就拿“消费者利益”说事儿,有点难以自圆其说。
比如,有专家称,按秒计费要改造设备,增加投入,结果就是成本上升,收费上涨,反而无益于消费者。言下之意,如果按秒收费后电话费上涨,可不要怪我没提醒。更让人不懂的是,为什么垄断企业每次成本上升的时候,就忘了自己已经攫取了多少利润,却总想着让消费者来埋单?对于打电话这件再普通不过的小事,我们却别无选择,因为无论选择哪家电信运营商,都无法突破你们共同的壁垒:垄断利益。还是请已经被逼到了悬崖边上的电信部门正视一下公众的诉求吧,别继续把注意力放在与工商部门的权力争夺上了。毕竟,眼里只有自己的权力却没有消费者的权利,再牛的权力也会丧失合理存在的基础。(郑轲)

  【责任编辑: 付基恒】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