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在人类社会中,任何一个团体和组织,为了达到行动目的,都要规定一定的纪律,来保证目的的实现。为了加深对纪律的理解和增强遵守纪律的自觉性,笔者谈谈自己的理解和体会,供交流。
何谓纪律?纪律者,从大的方面来讲,就是要求人们遵守党和国家的纲纪法令;从小的方面说,就是要求人们遵守业已确立的制度、规则、约定、秩序以及执行命令和履行自己的职责。从根本上说,纪律是人类社会所决定的。人在社会中生活,必然要同以外的他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社会关系,这就要求人们对自己的言行要有一定的约束,即用一定的纪律指导自己去追求正当的自由,限制不正当的所谓自由,从而达到有秩序行动的目的。
共产党人为了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从建党那一天起,就规定了极严格的纪律,并把它写进了党纲党章。共产党人严格自己纪律的目的,就在于保证党的团结统一,巩固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胜利完成党的各项任务,早日实现党的奋斗目标。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就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一文中,严肃地批判了极端民主化、非组织观点等违犯党的纪律的不良倾向,并为工农红军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为我党我军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使党在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毛泽东所写的“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著名诗句,就是红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英勇战斗、所向无敌的生动写照。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又写了《反对自由主义》一文,教育全党以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精神克服消极的自由主义,从而加强了纪律,使全党更加团结。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战争中,放手发动了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摆下了座座火阵,把野牛一样的日本侵略者烧死在人民战争的火阵中。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又作了“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的指示。指导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去夺取全国的胜利。如打锦州的时候,部队路过苹果园,苹果累累,举手可得,却没有一个战士吃老乡的苹果。战士们认为,不吃是很高尚的,而吃了是很卑鄙的。进军上海的部队,不占民房,露宿在人行道上等等,这些都是在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有口皆碑的遵守纪律的感人事迹。
全国解放后,毛泽东又多次强调要加强党的纪律,进一步阐明自由和纪律的关系,在领导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今天,社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的工作重点已经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来了,并实行了市场经济。在这种情况下,是否有必要再强调纪律的重要性呢?回答仍然是肯定的。这是因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个总体战略目标,不仅需要全国人民有共同的理想和共同的奋斗目标;同时,还需要有共同遵守的纪律。坚持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的组织原则,把这种原则作为最根本的纪律要求,使人们的步调一致起来;这不仅对于社会主义的两个文明建设是十分重要的,而且对于保持党群、政群关系和巩固政权也是十分重要的。
那么,应该怎样做一个自觉遵守纪律的人呢?
其一,要增强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因此,我们的纪律,虽然也有强制性的一面,但又不同于奴隶主和剥削阶级的纪律,奴隶主和剥削阶级的纪律是靠棍棒和饥饿来维持的,所以也叫棍棒纪律或饥饿纪律。而我们的纪律则不然,这种纪律是党和人民自己制定的,其宗旨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纪律,是保证党和人民意志实现的纪律。对这种纪律的服从和遵守,就是服从于党的意志和人民的意志。同时,也表现在人民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使遵守纪律逐渐形成一种内在的要求,成为一种道德的义务,不论在有没有外部监督的情况下,人们都会自觉地做到这一点,并能形成一种习惯。所以,我们说,我们的纪律对人们既有强制的一面,更有自觉遵守的一面。这也是我们纪律的一大特点。
其二,必须克服极端的个人主义,增强全局意识或理念。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解放,这是好的一面,但也有极少数人,受外来文化的影响,私”字膨胀,不分良莠,否定必要的权威和服从。不愿受纪律的约束,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我行我素,甚至胡作非为,违法乱纪,最后成了人民的罪人。
其三,必须同一切违犯纪律的行为做坚决的斗争。有的人,对违犯纪律的行为,视若无睹,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明哲保身,但求无过”的自由主义的态度。这种态度,对一个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来说,是同其党性原则极不相容的。毛泽东指出: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坚持正确的原则,同一切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做不疲倦的斗争。”这样才能维护党和国家的铁的纪律,在社会活动中正常运行。
其四,必须自觉地接受群众的批评和监督。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我们的一言一行,群众都能鉴别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是遵纪的,还是违纪的。毛泽东指出: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在社会生活中,如果我们违犯了纪律,群众提出了批评,就要虚心接受,不能听到赞扬笑眯眯,听到批评就生气,更不记恨批评者。应该把勇于批评者看作是对自己真诚地帮助和爱护,要心悦诚服地接受群众的批评和监督,并勇于公开自己违犯纪律的错误,实行在纪律面前人人平等。
其五,必须有自知之明。在中国古时,曾子说过:吾日三省吾身。”曾子的这句话,是强调人们内心的自我反省。毛泽东曾指出:人贵有自知之明”,也是这个意思,也是强调人们要自我检点。每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肩负重任,手握重权的党员干部,只有经常想一想自己的弱点、缺点和错误,才能永葆谦虚谨慎的作风,才能永葆纯洁性和先进性。
总之,还是《人民日报》提出的:要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圆满地完成“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就必须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秩序,必须依靠全体人民的团结奋斗、开拓进取,自觉遵守党纪国法,我们才能更好地增强党和国家的凝聚力、战斗力,为改革发展稳定营造良好的环境,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保障。(张同廷)
【责任编辑: 李甲】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文明开放相辅相成
下一篇: 建设节水型城市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