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又到了招生热季。小升初这块儿可谓竞争激烈。对于家长们来说,思考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究竟上公办校还是民办校。
选公办、民办可谓各有利弊。对于公办校而言,初中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学费全免;而优质民办校由于有选拔入学的机制,学生整体素质较好,校园环境优良,但需要支付较为昂贵的学费。更重要的是,公办校实施“按户籍、居住所在地划片入学”的原则,不能搞入学考试,不能设快慢班。这也造成了学生成绩差距大,给老师的授课带来困难,差生跟不上、优生吃不饱。相对而言,民办学校招生采取的是在学生自愿基础上,以学校自主录取的方式进行——也就是所谓的“双选”,家长选学校、学校选学生。同时,民办校办学方式自主,生源比较好,学校可开设数学实验班、英语实验班等,满足了很多家长、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目前,家长选择上民办校的很多,给公办校的招生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为此,一些公办校略有微词,认为民办学校的存在威胁到自身发展,对本校的生源造成不小的压力。那么,在现有条件下,公办校如何扭转这个颓局呢?
笔者在对一些民办学校的采访中,发现优秀的民办学校都很有市场意识,将学校的办学理念、思路、课堂向社会开放,吸收和学习一切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加大文化建设,加大宣传力度,吸引优质生源。相比之下,一些公办学校坐等学生,消极被动,不重视内涵发展,不重视宣传,这也是他们流失优质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窃以为,公办学校须有市场意识,主动与社会接轨,办出特色,提升美誉度。这就需要重视自己的“长处”,例如,办学的费用由政府承担、教师队伍相对稳定、有比较稳定的生源,这些都是学校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在这个基础上,不要有等、靠、要的思想,要认真向优秀的民办学校学习,例如加大管理力度,不断学习新的教法,不断调整办学方略,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主动向社会开放。在具体工作中,就是主动与辖区的小学对接,了解家长对学校的要求,让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完善,实现分层式教学方法,更加符合师生的个性发展。同时,公办学校一定要探索和形成自己的独有特色,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不等不靠,主动出击,打出拳头,营造特色,亮出产品,相信一些公办校在小升初招生困局中的被动地位会有所改善。 郭璞
责任编辑:杨洋
上一篇: 高考过后做自己想做的事
下一篇: 谁来为“人情”低保担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