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去的父亲还拿着低保,而活着的贫困户却生无分文。湖南一村支书违规办理低保案,揭开了农村低保乱象。(6月11日《央视网》)一个村支书竟然为本村的12人违规办理了低保,而12个违规的低保户中竟然有八个是村支书的亲属,而八个亲属之中竟然还包括自己已经去世的父亲,而与此同时要养活智障儿子的贫困老人王凤娥却常年无法得到低保救助。日前湖南省耒阳市潭南村原村支书黄国华违规办理低保案被媒体曝光后,舆论一片哗然。
农村低保,一个月100元,对很多人可能不算什么,但在农村却可以顶上大用场,尤其这100元面对的群体就是低于最低保障线的弱势群体。这本来是国家的一项救助方式,但在一些地方就连这100元的保障钱,也被某些人盯着不放。更重要的是,在基层群众眼里,这100元的公平远比其他重大决策更重要。
说到低保这个话题,举报之事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政府部门也不断调整相关程序和方法,努力保证最大程度上的公平,实现低保的真正价值。正如湖南这个村落一样,如今也启用了民主评议的办法,但为什么还会是这样一个结果呢?真是让人纳闷。而对于乡镇甚至县一级民政部门办事员都是怎么核查的呢?事发后,湖南省耒阳市民政局副局长段延利表示,该村的低保要推倒重来,就是重新申请,入户调查,驻村干部,分管民政的,还有民政办的同志,必须根据他的申请100%地入户调查。
在这个基础上经过了民主评议,也经过了公示,又经过了乡镇党委会研究以后,再经过不低于30%的抽查,还有经过我们市民政局、社会救助局的公示,无异议以后才能审批。
看似亡羊补牢的坚决措施,难道和以前的程序有什么不一样吗?说到底,再严密的措施也比不过具体办事人员的一颗公心,如果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即使程序上有不完善的地方也可弥补。但是,如果有失公允,即使再完善的制度也有缝隙可钻。
关键是如何确保这颗公心,笔者认为还是要靠监督机制及惩罚措施,一旦有人情低保的发生,从办事人员到主管部门都要担责,都要给予处分,从制度上杜绝犯错的回旋余地,让低保真正阳光起来,取信于民。
文/梁新红
责任编辑:秦芳媛
上一篇: 公办学校须有市场意识
下一篇: 爱心车辆 助力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