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到了,面对近两个月的长假,不少学生选择利用假期做“暑期工”,一时间“暑期工”也成了一个热门话题。打“暑期工”成为了学生们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赚钱,更重要的是能积累社会经验、培养自身的独立能力和适应能力,如此“一举多得”的好机会自然吸引了不少大学生们,还有不少中专、高中生也投身其中。为此,记者进行了一番走访调查。
刚刚结束高考的小乔,早在高考之前就琢磨着去打暑期工来充实自己的假期,小乔说:“我在一些招聘网站看了几天,决定去找一份快递员的工作,我感觉兼职做快递员不仅能锻炼我的社交能力,还能锻炼我吃苦耐劳的精神。”刚应聘到一家快递公司的时候,老板让小乔先体验一下,于是给了他三小件收件地址比较近的货物,可小乔因为没有经验又不熟悉路线,三件货送了快一个小时才回到公司,因此,他并没有得到那份工作,也正因为那次失败的经验,没几天小乔又应聘到了另一家快递公司,有了上次失败的经验,小乔把不知道的地址利用手机上网查地图,很快就找到了收件地址的路线图,这一次出色地完成了派件工作,老板让他留了下来。“一个多星期下来,我体会到快递员的工作不仅要有很强的责任心,还要求安全快速的派送,现在我对派送的片区已经很熟悉,再也不用百度搜地图了。”小乔自信地说。小乔还说:“这些天我每天都会算自己一天的工钱,算着自己辛苦赚的钱,我也体会到了父母平时工作赚钱养家的不易。”
无独有偶,开学就要升大三的小敏也利用假期找了一家公司实习,其实,自从上了大学,每年的暑假小敏都会利用暑期打短工,卖过鲜花、摆过地摊、还发过传单、做过促销员等等,小敏说:“每一次打工的经验都让我受益匪浅,暑期打工不仅可以积累工作经验,还能培养自己的应变能力、沟通能力,更是为日后毕业找工作铺路。”
暑期不仅吸引了“暑期工”,也让不少中介公司瞄准了这个市场,以为学生介绍暑期工来赚取佣金。在此本报提醒学生朋友:找工作时要先“擦亮”眼睛,一定要警惕“黑中介”,提防社会上个别不规范的中介机构利用学生急于假期打工的心理,以某企业急招暑期打工者为幌子引诱学生报名,骗取中介费。因此,学生暑期打工一定要到有资质、信誉好的职介中心找工作。只有具备劳动行政部门颁发的《职业介绍许可证》和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才能从事职业介绍的工作。此外,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能收取任何费用。如果用人单位私自要求交纳押金、培训费、体检费等都属于违法行为,建议学生应聘时提高警惕,谨防受骗。 本报记者 白洁
责任编辑:杨洋
上一篇: 食品“傍上”儿童噱头高过身价
下一篇: 户外烧烤 当心酒精引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