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肉松、儿童酱油、婴幼儿挂面……超市、婴幼用品店里琳琅满目的儿童食品,让不少疼爱孩子的家长大方采购。面对市场上越来越多的儿童食品,虽然售价高出同类产品的两三倍,但很多家长认为是“量身定制”,贵点儿也值。但儿童食品是否真的物有所值?记者走访发现,部分儿童食品配料表和营养成分与普通食品并无太大差别。
“这年头,孩子的钱最好赚”。在我市多家超市里记者发现,同一品牌的食品,只要冠以“儿童”或“婴幼儿”标签的,价格就会比普通产品贵出好多。但仔细比较一下食品成分会发现:儿童食品配料与成人食品配料大同小异,有些儿童食品中添加了一些非必需的微量元素或标榜“有机”,打上“儿童专用”,价格就扶摇直上。
在市区一超市面条区记者看到,不少品牌在常规产品的基础上,推出了“儿童版”。“儿童版”有两个特点:包装小和价格高。一款300克的儿童面条,按照不同口味,价格从5.8元至7.5元不等,而同一品牌的500克普通装面条售价为4.5元。正在货架前选购的王女士表示:“面条分成一小扎一小扎,看着很可爱,煮一扎也不用担心宝宝吃不完。”除了包装小巧,包装上“专为儿童研制、添加有益儿童成长的微量元素”等字眼,也是消费者选择“儿童版”的重要因素。除了面条,市场上还有儿童酱油、儿童大米等产品,但对比儿童专用和普通装的相关产品,除了在包装上强调添加了钙、锌等微量元素,或标上“口味好,含盐量低”等产品介绍,儿童专用产品的配料表和普通装产品的并无多大区别。以一品牌180毫升的儿童酱油为例,配料表上标注的配料和普通装并没有不同,仅在包装上标了“使用进口配方”,售价近20元,而一旁的几款普通酱油,瓶装500毫升的售价在5元左右。
除此之外,记者发现一向被视为“非健康食品”的各种儿童零食,因为添加了各种微量元素,将钙、铁、锌等“披挂上身”,也摇身一变成了能给孩子补充营养的“健康食品”。在市区贡院东街一家孕婴馆,正在购买“儿童饼干”的苏女士说:“孩子正长身体,营养必须均衡,不差那十几块钱。”苏女士的女儿今年3岁,吃的基本上都是儿童食品。当被问及是否了解这些儿童食品的营养成分、原料时,她表示“不太清楚”。而另一位年轻妈妈也表示:“现在孩子吃的用的都很贵,穿的都可以将就,吃的东西却马虎不得,给孩子吃他们专用的东西比较放心。这年头当家长的都愿意多花钱买个心理安慰。”
“别看小包装不起眼,很多年轻消费者就冲着儿童专用买的,有些人甚至连价格都不看。”某孕婴店售货员说,现在父母舍得在孩子身上花钱,市场上的儿童专用食品都卖得不错。据业内人士介绍,商家为了经济效益往往会在食品上标明儿童专用,并强调添加了有助于孩子成长的营养元素,或者注明孩子吃了该产品会有什么好处。年轻的父母缺乏育儿经验,往往会盲目选择一些标注了“儿童专用”的食品,其实在购买时只要拿儿童专用和普通装比较,就可以辨别。
据了解,目前我国相关标准的分类上并没有“儿童食品”这一分类。除了对孩子奶粉有非常严格的食品安全标注外,对于3周岁以上儿童还没有专门的食品安全标准。因此,商家销售的“儿童食品”多是概念营销。此外,很多“儿童食品”添加或者强化的特定营养成分,国家都有相关的标准,家长在购买时需仔细认清标签,别被商家所谓的“儿童专用”忽悠。 本报记者 景文婷
责任编辑:杨洋
上一篇: 高官兼职 莫拿“高薪”说事
下一篇: 暑期来了 暑期工“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