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7月1日的到来,大家期盼的心终于可以沉下来了。早8时,记者来到临汾西站,已经有许多的市民特地来看从临汾首发动车。车站内有前来看热闹的,有送人的,还有乘车出行的,十分热闹。在候车厅旅客通过安检机的场面一点也不亚于暑运。高铁时代的到来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记者也用一个个镜头记录下那些精彩的瞬间。
镜头一:志愿者 忙却快乐着
“听说今天高铁开通需要一些志愿者帮忙,我就赶紧报了名。”临汾学院的志愿者小王笑着说。她说,今天他们的任务就是在候车室内帮一些旅客提行李,再就是帮旅客“导航”,还有在自动售票机指导旅客购票和取票。
“厕所在这边……”9时15分开……”下一趟车11时05分到站,停车两分……”虽然一句话要重复十几遍甚至数百遍,但是能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自己感觉特别高兴,当他们向自己投来发自内心感谢的目光时,是自己最欣慰的时刻,在自己实在累得不想说话的时候,想一想那种感谢的目光时,我就有了力量,哪怕是继续重复着同样的话。”今天临汾学院组织了近20名志愿者来为高铁首日提供志愿服务。
镜头二:老司机 看了不留遗憾
“我是64岁正式退休,上学学的就是机车专业,我开过蒸汽机的、内燃机的,还有电力驱动的,现在都发展到了动车,年纪大了没机会学习了……”今年80岁的老火车司机王治中领着老伴儿和其他4名老火车员工一起来到车站看看从临汾发的动车。王治中老伴儿吴济香告诉记者,她们家从公公到她老公还有她儿子三代都是开火车的,现在她的小儿子在侯北段开火车。
“从知道咱临汾要建高铁的消息后,临汾西站开始建设,我隔一段时间就来看看进展,总盼望着早点能坐上咱临汾出发的动车……”王治中说着眼睛里有些泪花打转,“今天终于开了……可能你们体会不到一个老火车司机内心的那种感受,确实有感动……今天来看看,以后不留遗憾。”
镜头三:急上车 落下了手提包
“快快!是我妈落下的包,请你们送上站台,看能赶上吗……”在候车室一位女士焦急地向民警求助,当车站民警拿着包赶到2站台的时候,列车已经关上了门。
“我刚把她送进站,怎么就给我打电话了……开始接到我妈的电话时,还有些纳闷,原来她着急上车,把手提包落在了安检机上了。”市民李女士的女儿说。原来在9时15分开的这趟车,开始检票的时候,李女士才赶到车站,她看见大家都在进站,就着急了,将手上唯一的包落在了安检机上,上了车后才听见车站广播里寻找失主的声音后发现是自己的包落下了,这时,要回来取包,肯定就赶不上车了,于是打电话通知送站的女儿取包。车站民警通过核实相关信息后,将李女士落下的包交给了她的女儿。
“幸亏去的不远,只是在太原。我妈身上除了车票、身份证、手机以外,其他东西全在这个手提包里……看来这下出站的时候只能求助亲戚了……”李女士的女儿说道。
镜头四:“快闪秀” 靓丽服务为旅客
“不要问不要说,一切尽在不言中,这一刻偎著烛光让我们静静的度过……”早9时许,正在候车厅内的旅客突然被一曲动听的歌声吸引,在候车大厅的休息区上演了一场高铁车站“快闪秀”,由志愿者和车站工作人员组成的表演队伍,正在为旅客倾情演唱一首《祝福》,身披写有“青年志愿者”字的红色绶带的表演者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虽然最初开唱时略感羞涩,但是在旅客们热情的掌声中越唱越自信。在表演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时,表演者们手拉手站成了一个半圆,志愿者和工作人员唱到动情处,有的人眼眶湿润了。这场精彩的“快闪秀”为高铁开通首日增添了靓丽的一笔。
镜头五:乘车者方便快捷乐开怀
“我是来旅游的,准备去壶口瀑布,正好赶上大西高铁开通。”刚刚走出车站的陈先生笑着对记者说,在早11时05分左右,太原南至宝鸡南D2531到站之后,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乘坐该次列车的乘客,56岁的江苏人陈先生告诉记者,喜欢旅游的他打算去壶口瀑布,正好赶上了今天高铁开通,以后来临汾旅游会非常方便。
27岁的在读研究生贾丽丽告诉记者,她这次旅程的目的是要来临汾参加医师资格考试,老家是运城的她在太原上研究生,对于高铁的开通她一直在关注,并表示高铁的开通让她回家的路更近了。“我是来临汾出差的,家是四川重庆,以前出差都要坐好久的车,自从知道了临汾要开通高铁,我很是兴奋,这下可以从重庆到太原,然后再坐高铁过来,太方便了!”刚出站的刘先生如是说。
众多精彩的镜头记录了这历史的一刻,高铁时代的到来,对临汾人的生活来说,将是翻天覆地的变化,高铁的开通为“大美临汾”的建设画上了浓浓的一笔,作为新闻媒体工作者,我们期待并将时刻记录更美好的未来。
记者 郝海军 潘华玲
责任编辑: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