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家住临汾市区的刘铭珑,是太原一所大学的大一学生,大年初三,他回到了姥姥家所在的晋城市,历史上晋城产煤又产铁,煤炭炼铁产业积累形成了深厚的“铁文化”。从小刘铭珑耳濡目染,也对“铁文化”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次,他特地回到司徒小镇体验了一把古老热情的传统民俗“打铁花”。这一民俗活动集晋城千年铁文化、晋东南民俗文化创作之大成,给人们全新的感官享受。当亿万亮丽花火划过天际,如铁花雨般触手可及的时候,耳边聆听着汗水滴落至1600摄氏度铁水的吱吱声,刘铭珑感到很震撼。绚烂花火预示着明年的吉祥如意,而汗水则提示着人们这成果背后要付出的艰辛劳动。晋城“打铁花”将当地的传统“铁文化”融入到了过年习俗之中,如同放焰火一样驱邪祈福,表达着人们迎接新春的喜悦。
除此之外,民间杂耍、推花船、踩二跷等民俗传统社火巡游,处处让刘铭珑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当然,吸引他的还有这里的特色美食,比如猫圪背、假肥肉、甜饭、软饭、小米摊馍、枣花馍等,散发着浓郁的风土气息,在饱尝美食的同时,更让他感受到了浓郁的饮食文化味道。
谈到过年的收获,刘铭珑感慨道,作为一名大学生,在学习文化专业知识的同时,很有必要了解、学习和传承好我们身边的传统文化,做一个合格的中国人。
记者 张玉萍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