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尧都区贾得乡柴村村民段如义在家中翻出一本珍藏多年的民国手抄本,这一手抄本中内容丰富,不仅有初级小学通用常识、国民学校学生调查表、村政界的应用文格式等,而且还有国音简体字,对我市民国时期的教育、婚俗等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段如义今年57岁,他收藏的手抄本为麻纸线装而成,长17.5厘米,宽12.5厘米,整体保存完好。封面左上角用毛笔小楷书写着“村政界的应用文”七个字。书中以“应用文”居多,还包含着其他内容。国音草字”一列中有世、老、孝、高、藏、离、台、务、年、明等近百个汉字的繁体与草书对照的书写,并有相关的词组。国音简字”一列中,有100余个繁、简对照字,其中与现在使用的简体字相同的有党、齐、声、这、达、边、会、还、种、点、献、断、东、欢等。
“初级小学校适用自然常识”一列中,有蹬脚、插腰、稍息、蓖麻、马褂、脖项、购买、眉目、筋骨、淹没等词组,还有在洪洞当地百姓中常说的一种植物“沙蓬”。
应用文中,有卖地约式、典地契式、出嗣书式、继嗣书式、分家式、截约式等内容,所含种类繁多,包含了当时土地买卖、典当、孩子过继、子女分家等内容,与当时的人民生活息息相关。这种格式及内容记载和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
其中的“继嗣书式”中记载:立继嗣书人XXX,今因年迈无子,特请亲族公择定三始祖XXX公支下第四世孙XXX承继为嗣,自承之后,一切教养、训练、婚配等事皆归余处理,与生身父母无关,所有祖遗自置田地、房产等产业概归嗣子管业,另立清单为凭。在立嗣书的文字和时间下,还有立继嗣人、族长、房长等画押处。
“这份嗣书样式,简单明了,把立嗣书、继嗣人、亲族关系、房屋田地产业等处置,及责任、义务等写得非常清楚,避免了很多麻烦。”段如义介绍,这本手抄本中的其他内容也是这样,既有立书原因,也有其他的相关权限范围,在当时民间很常见,但现在已经很少出现。”婚丧嫁娶是人生的大事,书中有不少这类文书格式,而且这类格式大多用铅笔画好了长方形格,按照实用格式进行抄写。其中有娶亲请客简帖、嫁女请客、酬媒人简帖、小请女婿简帖、纳聘礼单书等。手抄本中还有“洪洞县第三区西孔村郭明学校学生调查表”等文字记载。
“这本书是多年前从洪洞一朋友处收藏来的,根据书中文字记载,这本手抄本应该出自当地文化人之手。”段如义表示,手抄本记录了临汾当地教育、婚丧、民俗等众多内容,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如有文化学者需要参考,愿意无偿供其复印和研究,挖掘临汾深厚的历史和民俗文化。”记者张春茂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