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分数不再是决定学生录取的唯一分数线。今年,上海交通大学率先在工科试验班招生中使用学业水平测试成绩,探索基于统一高考、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学生综合素质测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录取改革。其中,统一高考成绩占60%,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占10%,学校主导的综合素质测试成绩占30%。(7月7日《人民网》)就在公众对高考体育、武术、特长等“加分”项目及标准不清而争论不休之时,上海交通大学的这一举措无疑提供了另外一种高考录取的新鲜样本。
据了解,此次改革是在上海、山西、辽宁、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等全国13个省(市)实施基于试点学院改革的工科试验班类招生,旨在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工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计划招生约300人,工科试验班招生试点为提前批次,不影响学生的一批次录取。
其实,以综合评价代替单一按高考成绩从高到低排队、高分者先得的录取惯例,并非上海交大首创,此前已有广东、浙江等部分省市及诸多高校试行数年。但这种录取方式一直局限在局部地区、少数高校的自主选拔预录取名额之内。而上海交大此番推出的综合评价体系,则面向试点省市的所有参加高考的学子。
长久以来,一考定乾坤,唯分数论仍是目前高考的主要模式,加上一些学校只讲“录取率”、排行榜”等心理使然,广大学子们为了考试而考试,精神压力增大,成立“考试机器”,高分低能”者比比皆是。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已明确提出,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
上海交通大学能够将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学生综合素质测试成绩引入录取机制,学校综合素质测评占了30%,既注重高考成绩,又充分考虑平时的成绩及综合素质测定,虽然在具体操作上还有一些不足,也有一些公众质疑的“拼爹”等的担忧,但其倡导意义更具价值,这项高考录取办法应该值得肯定。(梁新红)
责任编辑:刘静
上一篇: 不如让“钢琴进医院”试试再说
下一篇: 走群众路线 关键是要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