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让“钢琴进医院”试试再说

2014-07-08 08:20:55 来源:临汾新闻网

近日,北京朝阳医院正在招募“钢琴志愿者”。该医院计划在门诊大厅常设一台钢琴,由志愿者为患者演奏曲目。据悉,这台钢琴有望在今年十月前“上岗”。此举在北京大医院中属首次。(7月2日《新京报》)

琴还未进医院,琴声还未飘起,围绕着“钢琴进医院”的争议先掀起了一阵波浪,多种声音接踵而来,作为一种新鲜事物,也难免为人所不适应和不理解,甚至还有些适得其反的担忧。有网友认为,该医院的行为有些不解风情,不知患者到医院是干什么?要什么?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也有些反对者认为,在时下医疗服务的公众满意度不高的情况下,医院首先应当做好的是提升服务水平,简化医疗流程,肃正医疗医风,重塑形象以赢得公众的好评和好感等。

“让‘钢琴进医院’可以给予患者心灵上的抚慰,改善就医的体验。”该院院方表示。可以看得出该院也是在努力当中,不断地想办法来接近百姓的需求,这至少不是一件坏事。作为公共场所,有美妙的琴音,可以平添几分文化品味,想必没有患者会拒绝,毕竟它不会影响到就医问诊。当医院开始逐渐意识到让就医者心情“好”的重要性,迈出了提高人性化服务的一步时,这已经是走在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上了。

其实“钢琴进医院”的例子,早已有之,在2012年11月,一台号称价值700万的“天价钢琴”进驻南京鼓楼医院,刚开始也是质疑不断,现在却得到了很多人的欢迎。如今音乐治疗法已经在很多国家盛行,国内的一些小医院民营医院10年前也用上了钢琴,他们通过音乐来营造温馨、幽静的氛围,缓解患者的紧张感。

笔者认为,钢琴进医院”是医院在提供人性化服务,在不增加患者就医成本、不给患者增添麻烦且接受的条件下,可以一试。医院在解决和改善的问题上,若一时不能做到位的,也要努力的创造条件减少分歧,这才是改善医疗环境的正能量,这才是大多数百姓想真正看到的,什么才是让患者满意的根本所在,才是我们真正需要思考和探寻的,恐怕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让“心与心”能充分交流。解决医患矛盾,任重道远,让我们从社会法治和人情冷暖中携手冲破“医”与“患”之间的那堵围墙! 杨文婷

责任编辑: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