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腐败事关国家兴衰

2014-07-10 22:02:1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日前,中央巡视组通报,复旦大学科研经费管理使用混乱,违规现象突出,存在腐败风险。在近年曝光的众多科研腐败案件中,由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使用混乱所致的腐败问题,占了相当比例。“关系”立项、财务“造假”、审查“放水”。记者调查发现,科研项目立项、经费使用管理、项目审查监管的整个链条,因缺乏必要的法律规范和制度约束,仍旧在“潜规则”惯性的监管缺位环境下运行。7月9日新华网)记者调查发现,科研腐败从课题立项的源头上就已经产生了,科研申报不拼实力拼“关系”,大学科研处的职能本应是为学校争取科研机会,但实际上却常常扭曲为用学校的资源“跑部钱进”,为部分人谋“福利”。财务制度方面,经费“花不完”,报销“靠造假”。

审查部门,课题验收“走过场”,成果如何“没人管”。

且不说,这些腐败的科研养了多少科研“蛀虫”,腐败了国家多少钱。单说这些华而不实、弄虚作假的科研成果究竟会有多么严重的后果。

科研,科学研究,一般是指利用科研手段和装备,为了认识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运动规律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实验、试制等一系列的活动。为创造发明新产品和新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科学研究的基本任务就 是探索、认识未知。

历史经验表明,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与科学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密切相关。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其中提到,要充分发挥国家科研机构骨干和引领作用,深化科研院所分类改革,建立健全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引导和鼓励民办科研机构发展,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提高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

长期以来,高等院校担负很多事关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众多科研任务,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科研界的腐败问题开始抬头。科研造假、花瓶项目、资金浪费等等,类似的科研腐败屡屡被披露。

长此以往,不但浪费了国家资源,影响了科研环境,破坏了正常的秩序,唯利是图、急功近利等歪风邪道将会严重影响年轻科研队伍的正常发展。科研成果注水,科研功能失调,我们的国家如何去创新,我们的中国梦如何去实现?科技要创新,首先离不开刻苦钻研的科研精神,离不开卓有成效的科研团队,也离不开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离不开监管有效的科研制度。只有这样,我们的高等院校才会快速发展,我们的科研成果才能真正造福社会,推动社会进步,我们的国家才会真正强大。(梁新红)

责任编辑: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