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郭美美 来了钱霉霉

2012-12-31 10:12:28 来源:临汾新闻网

近日有媒体曝光,成都市红十字会(以下简称红会)在汶川地震后设立的募捐箱善款,因多年未取,导致箱内一些纸币已经发霉,甚至长出白毛。据当时出资制造募捐箱的公司负责人表示,原本应放在公共场所的募捐箱,有些被严重损耗,甚至被盗,最后超过500台募捐箱被弃于仓库。

2008年5月12日下午12时28分,8.0级大地震!这一时刻是无论如何国人都不会忘记的,因为它会让我们想起一个地方——汶川。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国人的爱心开始沸腾,捐款、捐物、亲赴灾区参与救援……然而谁会想到,当年人们捐出的一些善款,竟被漠然置之,扔在街角发霉长毛。如果情况果真如此,无疑亵渎了公众的爱心。红会总会一直在努力挽救的公信何在?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何在?作为一个自然人最基本的良心何在?使“善款发霉”犹如那私自挪用善款,两者除了性质存在迥异,最终都是糟蹋了公众的爱心,有弊于慈善事业的发展;不管背后的监督主体是谁,都已失信于众,谁还敢拿出自己的血汗钱交给你们去支配?

长毛的善款很明显地暴露了成都红会在管理和运作上的问题。报道中有个细节,红会人事变动导致募捐箱设置工作难以继续,几百台募捐箱被弃于仓库。不就是换个头儿吗?工作就没法开展了?难道说同一个位置上的两个人就不能做同样的事情了?非得自己整出一个新思路,喊出一个新口号,这才能体现出你的厉害?明显的新官不理旧事!抑或有其他隐情?不管怎么说,因人误事多少暴露了人治大于制度的弊病。挣着纳税人的钱,却不为纳税人做事,任凭纳税人的爱心在阴暗的角落里发霉、长毛,这就是红会应该做的吗?

糟蹋公众的善款、践踏公众的善心,一再失信于众,公众的爱心也终会“变质”。本来就名声不佳,再如此一折腾,人们不会再轻易捐助、也不会再轻信慈善组织,献爱心时附加着“爱心会不会遭利用”的思量。而诸如“善款发霉”的荒诞也只会让人们献爱心时有了诸多顾及。尽管成都红会只是我国红十字基金会的一个分支机构,但在红会已成众矢之的的当下,善款发霉”的丑闻一出,对于红会形象显然也是百害而无一利。同时,人们那沸腾的爱心再一次被无情地抛进了冰冷的深渊。

郭美美在一片唾骂声中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红会也在想方设法地挽回颜面,正当善良的人们准备原谅你们的时候,这些发霉的善款再一次刺痛了人心。“立即组织调查,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排查,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无论作出什么样的承诺,在屡屡受伤的爱心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人们要的不是无力的承诺,而是实实在在的落实,为什么?为什么会一次次地曝出这些很不和谐的“丑闻”?到底是制度使然,还是长期形成的工作态度使然?如何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但愿这次能给善良的人们一个掷地有声的答复。(文/郑轲)

责任编辑: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