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到了,许多学校举行了安全避险演练等活动。然而,说起校园安全,几位中学生却告诉笔者,以往每到此时,学校都要抽出时间安排学生春游,师生欢欣鼓舞地走出校门,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去领略美好的自然风光,去认识、感受外面多彩的世界。然而,这两年来,一谈起学生春游,从学校到老师,无不大有谈虎色变之状,理由便是:要保证师生安全。
近年来,学校组织学生出游或是其他活动而引发的伤害事故时有发生,这些事故发生之后,学校往往引来一系列的大小麻烦。有的经由多方调解,学校仍难得解脱;有的诉诸法律,学校屡屡败诉,甚至常年累月不得完结,拖得学校精疲力竭,正常的教学秩序受到干扰。在这些矛盾纠葛中,学校常常处于劣势,加之现在一个家庭大多只有一个孩子,导致家长对孩子过度关爱,把事故责任完全归咎于学校。因此,学校为安全也舍弃了许多,据笔者了解,有的学校取消了旅游踏青等活动;有的学校,取消了运动会、篮球赛等活动……这样,安全是安全了,只是学校由“安全问题”变成了“安全禁锢”:不准随便跑、不准随便跳、不准随便……它严重地束缚了师生的手脚,把一个充满生机的校园窒息得死气沉沉。
我们一方面提倡学校要加强素质教育,多让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学会生存、学会健体、学会求知、学会做人;一方面又受“安全”制约,不给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此这般,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既定目标又如何能够实现?对生活经验不足、又正在长身体的青少年学生来说,学校在开展各项活动时进行安全教育,采取防范措施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如果单是为了安全,放弃必要的活动,那就是因噎废食,也是不可取的。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学校及老师平常就要对学生多进行安全教育,做必要的意外伤害避险演练,在组织学生进行正常的活动时,要做好一切安全保卫措施,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则需要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说,不能简单粗暴地把责任都推向学校和老师。那样,不仅不利于学生人格的健康成长,还会把素质教育引向歧途。郭璞
责任编辑:刘静
上一篇: 这位副县长摊上大事了
下一篇: 校长应具备“五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