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名气太大了也不见得是件好事。杭州市公安局的聂海芬就因“女神探”而备受指责,更重要的是她“神探”一名名不符实,摊上大事了。
近日,随着浙江省政法委针对张辉、张高平错案联合调查组的成立,9日,记者从浙江省政法委了解到,作为该案件的审核人,曾被冠以“女神探”之称的杭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预审大队大队长聂海芬将面临政法调查。(中新网4月9日报道)相关报道称,2000年以来,聂海芬主办及牵头主办的杭州市区重特大案件350余起,一审判处死刑的300余起,准确率达到100%。经她审核的预审案件,移送起诉后无一起冤假错案及无罪判决案件。中央电视台还专门就她主办的案件进行过专题报道,不放过一个坏人,不冤枉一个好人”曾是聂海芬工作的座右铭,而身为“二张”错案的审核人,聂海芬同时又是该案疑凶勾海峰凶杀案的审核人,但在之前的审讯中她“未曾发现勾海峰具有作案嫌疑”。
类似的“荣誉光坏”瞬间倒掉的事和人太多太多了,很多所谓的英模、劳模、能手等最终没能赢得时间的考验,不是因为经济案件被查,就是因为工作失职而被追责,在“盛名”之下,很多人没能善始善终。
当又一个冤假错案发生时,我们在追问彻查聂海芬的同时,也应该深思一下,是谁造就了今日的“女神探”。“准确率达到100%”这是有关部门给予聂的一个官方评价,只记得世上没有绝对的事情,但100%这个绝对性的定义就是出现了。笔者深信,这绝不是聂给自己的自我吹捧。
曾几何时,很多地区很多部门为了展示本部门本系统取得的新成绩,急于树立一些典型人物,通过先进人物展示新形象,并以推出几个先进,推到了什么级别而津津乐道。这本身就是政绩工程心里作祟的一种表现,再加上一些部门把关不严,所谓先进事迹只说好不说坏,只说大不说小,好话说“尽”,好事做“绝”,最终连先进自己也不认得自己了。可以说,聂海芬就是在这种体制下,造就的又一个神话,同时也是一个牺牲品。
冤案中的“二张”已经开始举报刑讯逼供,聂海芬也正在接受调查。就其冤案而言,本来就有很多致命性的漏洞理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如果检察院、法院等部门能够认真地审核,或许这个冤案就不会发生,聂海芬也不会背负此后的“神探”之名。
冤案终于昭雪,可喜可叹!调查“女神探”还原事件真相万众期待,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从这一件件冤假错案中汲取教训,不断完善司法制度,不再出现这样的事情。(梁新红)
责任编辑:付基恒
上一篇: 讲个人卫生 预防禽流感
下一篇: 从我做起 “文明骑士”才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