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如一日的坚守

2013-05-05 11:39:26 来源:临汾新闻网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谈到党建时强调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要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这就为我们做宣传工作的,特别是为我们做理论宣传工作的,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宣传、理论教育、理论研究的任务。那么,怎样才能更好更有成效地完成这一光荣而伟大的任务呢?我的体会是“打铁必须身先硬”。这是我想谈谈半个世纪以来,我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工作的切身感受、经历和体会,和青年理论工作者朋友们作一交流。
    我在县团级宣传部门(先是在部队,后来转业到地方)从事理论宣传工作整整40个年头。在这40年中,经受了许多风风雨雨的吹打,走过了许多坎坎坷坷的不平之路,有甜也有苦,有荣耀也有风险。但是,在旅程中,不论出现什么样的路障,是窄是险,是高是低,我都凭借马列这个精神支柱,以顽强的毅力冲了过来从未气馁过,也从来没有一天松懈过自己的工作。20年前虽然我从理论宣传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了,但我还是像在岗时那样坚持理论学习,坚持理论宣传,坚持理论研究,坚持做奉献。是什么力量推动着我呢?是“信仰”,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崇高信仰。
    第一、信仰,使我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工作作为毕生事业,不图名,不图利。
    我是1948年7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后,组织上为了培养我。1950年春节后把我送到了军委干校,经过一年多的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学习,特别经过党史和社会发展史的学习,就在我思想深处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一种崇拜心理,由崇拜逐步演变成了信仰,又由信仰逐步形成了一种驱动力,使我自觉地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理论宣传。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我懂得了更多的道理。实践表明,在党和国家任何一个部门中,干部和群众政治水平与马克思主义觉悟程度愈高,工作效率也愈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人对宣传思想理论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产生了质疑,认为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动力在于“物质”,而不在于“精神”。对此,我也曾多次思考过。党的思想理论宣传工作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人、教育人和引导人,保证人们用正确的思想意识支配其用正当的科学的手段获取物质利益,做利国利民也利己的好事,而不做那些损国、损民也损自己的坏事。这就不难看出思想理论宣传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无论在什么条件下,作为党的理论工作者不能自暴自弃,要自信、自尊、自强不息。
    第二、信仰,使我把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和实践性,在国际共运出现波折,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思潮冲击时,不仅没有动摇,反而更加激起了我对马克思主义宣传的积极性。
    大家知道,上个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社会主义国家在东欧6国发生了巨变,在我们国家里那些所谓的“理论精英”与国外的反共分子遥相呼应,沆瀣一气,竭力反对“四项基本原则”,肆意散布诋毁马克思主义的种种谬论。对此,我也曾思考过、研究过,并重新学习了一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观点,与现实对照,仍然认为马克思、恩格斯讲的都是客观真理,是人类迄今为止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类思想智慧的结晶,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
    基于上述认识,我不但没有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反而更加感到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我首先加强了对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登台宣讲上千场,伏案撰文上百篇,还挤出时间撰写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通俗讲话》、《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革命领导工作哲学论丛》、《新潮热点论丛》、《爱国主义教育通俗讲话》等7部专著,共约100多万字,激浊扬清,释疑解惑,受到了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拥护、支持与欢迎。
    第三,信仰,使我正确对待“冷遇”,从严要求自己,积极宣传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党中央保持一致。
    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之后,许多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领导干部都把心劲用在了经济建设方面,整天讲经济、讲效益,就很少讲政治、讲宣传思想工作了。在这种情况下,我给自己提出了三条要求:第一,不埋怨,不等待,积极研究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寻找正确答案,向干部和群众作宣传;第二,从主观上找原因,更新观念、更新知识,使理论宣传更加切合实际,为干部群众释疑解惑;第三,和党中央保持一致,集中精力研究和宣传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于是,我就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不长的时间里就编写出了一个约4万多字的《党的基本路线教育提纲》,全面阐述了党的基本路线的实质内涵,特别阐述了“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的关系。经印发和宣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四,信仰,使我树立了无私奉献的人生价值观。我的基本任务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竭力做好理论宣传工作。为干部群众提供马克思主义理论武器。
    怎样建树起无私奉献的人生价值观呢?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一是做一个合格的光荣的共产党员,就必须实现自己的誓言,自觉地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二是我认为在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上,人的价值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另一方面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这种认识在实践中就逐渐形成了我的“人生价值观”,变成了我的精神支柱和动力。因而做出了一些广大干部群众公认的业绩。1981-1982年,曾连续两年被省委宣传部命名为“模范报告员”,并获得一等奖;1987年被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聘为“特约研究员”;1988年被省委党校多评委评定和任命为“高级讲师”;1990年出席了省的先进工作者会议受到了省委组织部、宣传部、讲师团、省党校的表彰;1992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1997年国家出版的《中华劳模大典》榜上有名。
    总之,我是乐观的。我感到宣传思想工作的春天已经到来,寒气已被驱除,道路已经拓宽。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人民的安居乐业,临汾的转型跨越发展,愿尽我晚年的余力和全市广大宣传工作者一道,更加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地做好思想理论宣传工作。

(张同廷)
 

责任编辑:邱睿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