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上热传一段名为“碰瓷男惨遭女司机径直碾压”的视频,一些网友借此吐槽“大快人心”,而国内多家报纸和电视台也煞有介事地援引律师的说法,分析涉事司机将根据中国法律承担何种责任,引发网友的广泛讨论。不过,经过国内一家著名报刊记者查证发现,视频最初来源于英国一家视频网站,视频记录的是一个发生在韩国的事件,上传地点为韩国,当事人也说的是韩语。
今年3月12日,网上也发了一则“碰瓷男子惨遭粗心司机碾死”的视频,引起网友的广泛关注。
碰瓷,就是伪装交通事故讹人钱财,10年前的南京老太与彭宇案,就是一起典型的碰瓷。
对于经常开车上路的司机,最害怕的就是遭遇碰瓷了。而在现实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人好逸恶劳,靠这种小伤小情借机敲人一笔钱财,他们或直接闯入车前伸手要钱,或骑自行车、摩托车在行驶的车侧后刮蹭,再或者买一辆报废的二手车故意向行驶的车辆冲撞,每每事故发生后,看到碰瓷人满脸“伤疤”,大多都怪怨自己运气不好,打落牙往肚里咽,直接赔钱了事,而保险公司也大多从自己公司的信誉出发,支付不等的保额费用。
正是因为这样的“纵容”,致使各地都出现过或大或小的碰瓷事件,一些运气不佳的碰瓷者命丧车轮下的新闻也不时出现。
对于碰瓷,司机是既恨又无可奈何,而我们的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也常有眼力不达的盲区存在,不少司机对盲区了解甚少,开车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碰瓷者要是不幸进入司机的视线盲区,常常会发生碰瓷不成命丧车轮下的惨剧。由此看来,碰瓷还是一个“技术”活,必须在保证自己生命无忧的前提下,才敢以身“施技”,否则,一旦命丧,即使赔上大把的钞票,自己也无福消受了。
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往往同情弱者,在出事之后,往往不分青红皂白,总是同情受害受损的一方,而在屡屡出现的碰瓷事件中,那些人车相撞、自行车与机动车相撞,前者往往被当作弱者,受到同情,而驾车人也常常被当成强者,屡屡受到指责。
正因为碰瓷者的无本大利,助长了碰瓷者的“不畏死”心态,这也使碰瓷行为成为了一种不分国界的行为。2013年央视曾援引韩国媒体的报道,针对该国存在大量碰瓷行为做了报道。这则报道提醒,如果车主缺乏揭穿骗术的有力证据,应迅速报警并联系保险公司。韩国首尔警方的一名负责人当时还说,即使车主违反交通规则,也要尽量报警寻求帮助。这个提醒与我们国内警方的相关提醒意思一致。
对于屡禁不止的碰瓷行为,有关方面要加大打击力度,全社会要形成碰瓷可耻,人人喊打的氛围,开车司机要小心驾驶,一旦遇到碰瓷者,要果断报警,不给碰瓷者借机敲诈勒索的甜头和空间。
同时,奉劝碰瓷者,碰瓷是一项“技术”活,更是危险活,莫要贪心走邪路,还是把心放正,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挣钱。要是靠碰瓷致富,一旦小命没了,要再多的钱又有何用! 文/来祥生
责任编辑:席沛钊
上一篇: 跨国公司的食品安全为何“内外有别”?
下一篇: 娱乐圈的高级妓女们咋能大行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