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则关于中小学生安全事故的消息让人揪心,中小学生暑期安全再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暑期临近,结束了一个学期紧张学习的孩子们又将走出校园,享受快乐和轻松的假期。但是这期间也成了“老师管不了,家长无暇管”的安全薄弱期。教育部门的有关调查显示: 近年来,溺水、中毒、自杀、车祸等意外伤害已经成为我国青少年死亡和残疾的首要原因,而暑假则是学生意外伤害的集中高发期,因此,我们必须紧绷学生暑期安全这根弦。
教育部曾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学校上好“开学第一课”,主题即是生命意识教育,通过对学生进行“避险自救”知识教育,教会学生掌握避灾的常识和技巧。中小学生特别是中学生都处在青春期,叛逆心理比较强,而自我控制能力又比较差,喜欢尝试一些新鲜事物,玩起来会毫无顾忌。对于学校来说,除了将安全教育和自我保护教育融入到平时的学习课程中,帮助孩子们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手段以外,在暑假期间,也应积极和家长沟通,引导孩子们参加一些有意义、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保证孩子的安全,不能“大撒把”。
家长作为孩子的监护人,监管好自家孩子的安全义不容辞。许多家长忙于工作,在家里与孩子共处的时间较少,容易出现安全疏漏。这时家长有意识地和孩子多做有关安全的交流,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可为,什么是不可为。特别应根据家庭周边的环境,对孩子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教育。如附近有河流,要经常提醒孩子不要下河游泳;附近公路上车多,提醒过马路要左右看,注意交通安全……还有要尽量多陪孩子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孩子们的暑期生活。
同时,我们全社会应加强对中小学生安全的关注。暑期,相关部门应对可能危及学生安全和健康成长的场所进行清理整治,特别针对季节性事故的特点,比如易发生溺水事故的河段、水池加强必要的监督和管理等,并严格设立禁区;一些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和公共设施要及早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一些危险的地方要增设警示牌等等;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中。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及时播出学生暑假应注意的安全知识,警示教育学生。
中小学生暑期安全不是新问题,学校、家长、社会应共同努力保障学生暑期安全,避免暑期成为学生管理“真空期”,让孩子度过一个愉快的假期。
责任编辑: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