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骑摩托下乡何时不再是新闻

2014-08-18 22:17:42 来源:临汾新闻网

近日,有网友发微博称,扬州仪征市委书记骑摩托车到真州镇走访,并称赞这种做法是“当地街头干群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一道亮丽风景”,还附上了图片。但有网友质疑是作秀,并指出包括书记在内的4个人均未戴头盔,属于违章行为。记者联系到了仪征市委书记程希,他回应前段时间确实骑过摩托车下基层,当时是否戴头盔不记得了,不过自己有摩托车驾驶证。(8月14日《现代快报》)

很明显,公众对整个事件的关注聚焦在两个问题上,一是书记不戴安全帽,属于违章;二是,大家质疑这是市委书记在作秀。归根结底,是大家对书记骑摩托车下乡这件事上不买账。其实,这才是最大的新闻。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别说市委书记了,就是乡镇的一些干部下乡的话也应该有下乡的样子:前招呼、后随从,一列车队,浩浩荡荡。仿佛离开了这些固定的“套路”,官员们的举动都会有假,都有作秀之嫌。

媒体上也经常有某官员骑着自行车上下班的,有某官员乘公交车体验民生的,有某官员和环卫工一起体验工作的等等,但每一次总会招来一些质疑,好像这些“新闻”都是策划好的。

所以,我们更应该关注出现这些质疑的根源所在。这也正是长久以来,很多官员在基层群众中形成的固有印象已经根深蒂固,是历史所形成的。相应的,当一些“反常”情况出现时,老百姓自然有“说法”。

但事实上,在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全国自上而下积极行动,通过各种方式切实加强群众工作,密切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联系,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而要真正转变作风,做到亲民爱民,就要彻底放下当官的架子,走到田间地头社区厂矿,走到老百姓的心中,融入到群众的生活当中,而且要常态化,彻底改变以前人们对官员的固有“看法”。

只有这样,人们才会更多地与官员们交心做朋友,才会相互理解,更多支持,才不会充满质疑。当官员骑摩托下乡不再是新闻,不再被人“津津乐道”时,不是群众对官员的“成见”少了,而是官员们的形象已经在群众心中有了根本性的改变。(梁新红)

责任编辑: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