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火火”这下子是真正地“火”了,以前的他为了利益为了“出名”蓄意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制造传播谣言,脱离实际炮制热点话题,以求有更多的粉丝,有更高的“知名度”。如今,几天之内,他被现实世界里更多的民众所熟悉,但他所面临的却是无限的悔恨和法律的严惩。
日前,北京警方按照公安部统一部署,根据群众举报,依法立案侦查,一举打掉一个在互联网蓄意制造传播谣言、恶意侵害他人名誉,非法攫取经济利益的网络推手公司—— —北京尔玛互动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抓获秦志晖,网名“秦火火”,杨秀宇,网名“立二拆四”及公司其他两名成员。
警方在调查中发现,为提高网络知名度和影响力,非法牟取更多利益,秦、杨等人先后策划、制造了一系列网络热点事件,如“7.23”动车事故发生后,故意编造、散布中国政府花2亿元天价赔偿外籍旅客的谣言;编造雷锋生活奢侈情节,污称这一道德楷模的形象完全是由国家制造的;利用“郭美美个人炫富事件”蓄意炒作,编造了一些地方公务员被要求必须向红十字会捐款的谣言,恶意攻击中国的慈善救援制度;捏造全国残联主席张海迪拥有日本国籍,并将著名军事专家、资深媒体记者、社会名人和一些普通群众作为攻击对象,无中生有编造故事,恶意造谣抹黑中伤。
那些曾经的网络话题是那么的熟悉,那么地引人关注,但知道来龙去脉后,很多网民直呼“伤不起”,认为网络推手是拿网民们的善良做赌注,唯利是图,黑白颠倒,是对网民的愚弄和伤害。
如今,秦火火”之流被刑拘当是一个信号,是公安部门向网络谣言宣战的第一枪。在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网络作为一个平台和媒介,是海量信息的集散地,如果不能有效遏制虚假信息和网络谣言,势必干扰到每一位普通民众的正常生活。净化网络空间,抵制网络谣言,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是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
但是,若要彻底杜绝谣言滋生,仅凭公安机关的打击是远远不够的。以前很多网络谣言之所以此起披伏,源源不断,一是利益驱使,然而更多是法律不健全,现有的法律法规对造谣者的处罚力度明显不够强硬。所以,加强网络立法健全有关处罚细则是打击网络谣言的根本。
同时,身在网络社会中的每一员,都有义务自觉抵制谣言,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不以讹传讹。有时候,就是因为我们的不经意的一个转发,就成为网络推手的利器。在确保自己所发信息真实准确的情况,当面对各类信息尤其是热点信息时,一定要加强辨析能力,增强是非判断力,当发现有问题后,要及时向公安、文化等部门举报。
网络谣言有时不亚于洪水猛兽,它对一个人、一个单位、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的形象至关重要。我们要打击网络谣言,必须形成群防群治的联防体系,进一步健全相关法律,提高公民的网络素养,建立畅通的举报渠道,使那些网络推手们成为“孤家寡人”无人喝彩,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彻底杜绝网络谣言生长的土壤。(文/梁新红)
责任编辑:李甲
上一篇: 天下儿女莫忘“常回家看看”
下一篇: 开学第一课 人生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