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要厉行节约,又要扩大消费,这自相矛盾的要求让人咋理解、咋执行哩?”有人如此说。其实,厉行节约”与“扩大消费”是对立统一的,并不矛盾,只要把二者的内涵搞清楚,就不难理解了。
何谓浪费?就物质来说,浪费即无益地消耗财物。从理论上讲,任何劳动产物或产品都含有一定的价值量,而这种含有价值量的物品还没有充分发挥生产(即没有物尽其用)就被废弃掉了,即谓之浪费。目前,大家热议的餐桌上的浪费,迎宾待客,酒店就餐,有时四菜一汤足够享用,为了体面,显示大方,点上八菜一汤,结果餐后剩下一大半子被倒掉了。所以,强调厉行节约,是提倡不要浪费,而不是遏制消费。列宁曾说: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把劳动人民用血汗换来的财物,毫不吝惜地被浪费掉了,还不是极大的犯罪吗?所以,每个人都应自觉地珍惜社会财物,厉行节约。
“厉行节约”,才能更好地扩大人民群众的正当消费。据权威部门不完全统计,全国一年仅餐桌上倒掉的食物,就相当于2亿人一年的口粮。浪费何止是在餐桌上,还有其他方面的浪费,如奢侈性的浪费也很惊人。豪华的包装,豪华的晚会,豪华的楼堂馆所,豪华的铺张设施等等,不知浪费了多少人民的血汗和社会财富。如若把这些财富用在济贫、建校、建医和养老等事业上,可以解决很多问题,无疑会在某种程度上扩大人民群众急需的正当消费。
“扩大消费”,才能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道理很简单,假如大家都停留在一个消费水平线上,将无益于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人民大众的生活水平也不可能循序渐进不断提高。所以,国家政策不仅不限制人们的正当消费,反而鼓励和支持扩大消费,并为扩大消费提供相应的服务。
厉行节约,扩大消费,既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俭朴的传统美德,又彰显了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还呈现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断推动经济社会的大发展,两者如能相得益彰,何乐而不为?张同廷
责任编辑:刘静
上一篇: 抵制网络谣言 从你我自觉做起
下一篇: 治理“吃空饷”,治表更要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