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本周热点事件,“谣言”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随着网络“大谣”“秦火火”和“立二拆四”被刑拘,全国公安机关集中打击网络有组织制造传播谣言等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拉开了序幕。随后,曾制造“中石化‘非洲牛郎门’”等谣言的傅学胜、号称“网络反腐斗士”的周禄宝相继落网,曾实名举报某官员的媒体记者刘虎也因涉嫌制造传播谣言被刑事拘留。
近几年来,谣言在网络上的传播成为引发社会振荡、危害公共安全的因素,社会各界人士和无数网民对网络上的谣言、假信息等现象十分气愤,很多网民被网上的谣言所忽悠,如金庸先生两次“被死亡”,甚至屡次传出大地震的传言,因此笔者认为抵制网络谣言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也是网络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
打击互联网不良信息是项持久战,技术筛查、管理机制创新、网民安全意识教育和全社会联动四者缺一不可。全体网民、互联网企业和主管部门多方共管共治,才能长久促进互联网生态的积极健康发展。在信息传播领域,自由和责任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公民在传播信息时也应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须在法律允许的框架内进行评论和帖子转贴。
同时,政府部门应该擅用互联网平台,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最好办法还是公开透明, ,在第一时间发出权威准确信息,最大限度地压缩谣言传播的空间。
(临汾新闻网)
责任编辑:邱睿
上一篇: 让科学规划引领城市发展
下一篇: “减负”还需有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