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拟改期 请先改种种不端

2013-09-10 20:19:47 来源:临汾新闻网

昨天(9月10日)是第29个教师节,今年热议的相关话题莫过于“教师节改期”。

就在9月5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教育法律一揽子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提出拟将教师节日期由9月10日改为9月28日。修订草稿认为,9月28日是推算出来的孔子诞辰日,用9月28日做教师的节日,可以增加传统文化含义;9月10日刚刚开学,教师通常忙碌于开学的各项工作,很难有时间与心情享受节日。(9月9日《人民日报》)

上世纪80年代初,知识分子的地位虽有上升,很多教师还对过去“臭老九”的地位留有深刻的阴影。1984年年末,中科院院士王梓坤教授突然有个想法,觉得教师应该有自己的节日。之后《北京晚报》刊出文章《王梓坤校长建议开展尊师重教月活动》,引起强烈反响。随后,北师大钟敬文、启功、王梓坤等联名,正式提议设立教师节。1985年1月,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作出决议,将每年9月10日定为教师节。(9月7日大河网)

回溯9月10日教师节设立的背景,不难发现“尊师重教”是彼时倡议者、立法者们的初衷。不可否认,自此教师们的地位、待遇确实得到了大幅提高。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度发展,教育投入不足、教育资源短缺、教育事业未优先发展问题在一些地方仍然十分突出,许多时候“尊师重教”仍是应景儿的口号而已。就教师群体自身而言,特别是这两年来性侵学生案件频频被曝光,高校学术腐败屡见不鲜,教师节沦为“送礼劫”令家长叫苦,这些都连累到当前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不禁让人忧心忡忡。

教师节拟改期是否是瞎折腾?赞成与反对,可谓各说各有理。作为与护士节、记者节并列的中国三大行业性节日,本身没有特定内涵的9月10日被设立为教师节写入法律,虽施行已近三十年,但鉴于弘扬中华师道文化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考虑,从目前的情势来看改期也不是没有可能。问题的关键是,上述存在的种种不端恐难因改期而得到改变。须知,比纠结于究竟是继续沿袭9月10日还是将推算出来的孔子诞辰日作为教师节更迫切的,是如何切实保障教师权益、提高教师待遇,如何用师德标准约束教师行为,如何重树教师队伍形象,这些都是立法部门和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需要首要考虑的问题。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全社会需要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广大教师也需要提升自身素质,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如此才能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至于教师节究竟是哪一天,实在是个次要的问题。(文/孙宗林)

责任编辑: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