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秀”多些又何妨?

2013-09-11 20:33:44 来源:临汾新闻网

“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曾一度是微博热门话题,但凡有些思想的人都会读懂这句话背后的意思,在我看来这既是讽刺,更是将军。对于地方政府,特别是环保部门而言,不对水域污染治理下壮士断腕的决心,不对取缔沿岸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动真格,治污行动不能够雷厉风行,一般还真难有“应邀”下河游泳的勇气。

7日上午,1000多名市民从兰溪市中洲公园阳光沙滩下水横渡兰江,和他们一同下水的,还有金华市副市长张伟亚、兰溪市委书记吴国成以及金华各县市区、衢州市龙游县的环保局正副局长15人。(9月8日《钱江晚报》)不可否认,这是一场规模盛大,并且由当地官员参与的高调的环保秀,之所以能赢得肯定多于批判,不仅在于它率先回应了网友“邀约”的态度,更在于这种秀的背后是浙江全省规模空前的“治水”行动。正如浙江省政府有关负责人在年初回应“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这一事件时指出,衡量环境有没有改善,不能仅仅停留在统计数据上,更重要的是老百姓的感受怎么样。水质的好坏,用能否下河游泳来衡量很粗浅,但是却也最为直观。市领导和环保局长带头下河游泳,其积极意义就在于证明了政府层面对生存环境问题的关切,同时也是对环保工作开展效果的生动宣讲,这远比一堆让人云里雾里的空洞数字更有说服力,更能取信于民。

重视老百姓的感受,并未否定统计数据的科学性,毕竟人的感受千差万别,有人对水质敏感,相反有人则反应迟钝。科学的统计数据最大限度地排除了人为因素的干扰,理应是最具说服力的证据。颇为遗憾的是,由于社会信誉滑坡、政府信誉不佳等的负面影响,此类统计数据的科学性常常会遭受质疑,信感受比信数据更真实是客观存在的现实。水质如何,唯有老百姓的切身感受与科学的统计数据相互佐证,环保局长下河游泳”才不会成为单纯的一场秀而已。

把能否下河游泳作为检验水质好坏的标准其实已经很低。然而,恰恰是这样极低的标准,在千万条河流中达标的仍屈指可数。如今,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越来越不被待见,河流治理、环境改善必将是大势所趋。此次浙江兰溪组织千人“保护母亲河,畅游兰江水”,算是开了个好头,当前这样的“环保秀”多多益善。待到环境根本性改善了,环保秀”也就该寿终正寝了。(文/孙宗林)

责任编辑: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