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下基层是转变机关作风、深入调查研究、了解社情民意、破解发展难题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途径。通过与基层群众的交流座谈,群众真诚期盼,干部下基层能真正为基层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群众最不欢迎身下心不下的干部下基层。概括起来讲,群众对干部下基层有“五盼”。
一盼“轻车简从”不扰民。少数领导干部下基层时人还在机关,便通知下面“做好准备”,甚至连走访对象见了领导说什么都“排练”好了;还有的下基层大车小车前呼后拥,走起来一车队,坐下来一大片,可谓阵容强大,引起群众的反感,下基层变成了“吓基层”。基层群众希望干部下基层能轻车简从,多些微服私访,少点兴师动众。
二盼“脱鞋下田”察实情。一些干部下基层只是走马观花,蜻蜒点水,脚上不沾一点泥土,群众戏称他们是“领带西装、皮革锃亮、头发油光、一口官腔”。还有一些干部即使下基层也只想到那些经济条件好的地方去,不愿到条件艰苦、群众困难多、矛盾多的穷村去。不知道群众想什么、盼什么,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缺乏亲和力和感召力,群众自然对他们敬而远之。
三盼“身心同入”有感情。干部下基层不能只到现场站一站、看一看、问一问,说几句无关痛痒的话,然后拍拍屁股一溜烟地回去了。更不能“隔着玻璃看一看,围着村子转一转,照着稿子念一念。”而要“身心同入”,真正沉下去,到群众中去,拜人民为师,和群众打成一片,同吃同住同劳动。如果只注重形式上的“身入”,而没有带着真情实感的“心入”,下基层只会是作秀走过场。
四盼“体察民情”办实事。干部下基层要为群众扎扎实实办几件事情、解几个难题,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干部下基层是真为他们着想、真为他们办事、真为他们谋利。各级党委对干部下基层要加强考核,减少和杜绝不解决问题不办实事的下基层,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要坚持求真务实的原则,带着政策下基层,带着课题下基层,带着责任下基层,切实把为基层办实事、解难事落到实处。
五盼“深入基层”常态化。干部离群众有多近,群众对干部就有多亲。无论信息技术条件多么发达,深入基层的工作作风不能丢,走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不能丢。干部下基层,在体察民情中掌握实情,有利于活跃思想、开阔思路,使作出的决策更加科学、部署的工作更加切实;有利于及时发现矛盾、捕捉问题,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一线;有利于发现典型、解剖麻雀,以点带面抓好工作落实。集中开展干部下基层活动很有必要,但更应该在干部下基层常态化上下工夫、使长劲。
(作者系江西省抚州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副主任)严水泉
责任编辑:刘静
上一篇: 保护生态最忌表面功夫
下一篇: 查公款吃喝不能只靠明察暗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