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国庆“两节”之际,中央要求坚决刹住公款送礼、公款吃喝和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目前,风清气正的过节氛围正在形成,不正之风已得到显著遏制。持续高压态势之下,是否还有人敢“顶风作案”?近日,记者跟随河南省纪委暗访组对郑州的一些酒店、会所进行了暗访,发现个别公款消费转向私密会所。(9月25日《人民日报》)
最近,通过各级纪检监察部门的明察暗访,全国各地陆续查处了一批公款吃喝、奢侈浪费、大操大办等“顶风作案”的案件,涉案官员撤职的撤职、处分的处分,一点不含糊,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声势,对公款吃喝等违纪行为起到了很好的震慑作用。
但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尽管中央三令五申,仍有个别官员阳奉阴违,变着花样公款吃喝消费。记者在跟随暗访组检查时就发现,为躲避暗访,公款吃喝开始藏身于私密会所,会所主营餐饮,出具的却是茶叶、茶具发票,价格达到几万元一桌。
面对官员们各式花样的“变通”,连暗访组人员都头疼,一是难以发现,如一些会所藏身居民楼,需要预约,外人难入。二是查实公款吃喝,需要票据等证据材料,店家采用花招规避。三是不便进入包间,难以确认就餐者身份。”其实,笔者认为,除了明察暗访,严厉查处之外,更重要还是要把好公款审计关,缩减不必要的行政费用,严格三公开支公示制度,鼓励发动群众举报,从源头上治理公款吃喝等违纪行为。
只有确保公款都用在了“公家”身上,才能避免“私用”的可能。
这就要客观准备的核算行政成本,制定费用额度,细化报销明细,明确公款去向,做到有来有往,账实相符。同时,加大审计力度,认真核查,对出现的“乱开乱支”及“改头换面”等行为要严格追究,严肃处理。不断加大违纪处罚的力度,通过系统化、制度化的防范措施有效制约公款吃喝行为,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有效提升群众满意度。(文/梁新红)
责任编辑:李甲
上一篇: 群众对干部下基层有“五盼”
下一篇: 审判“房姐”不说“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