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题为“温州经济要挽救,先杀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陈周锡”的帖子,连续两次被发布在温州最具影响力的网络论坛“703804”上,旋即引起轩然大波。(16日《中国青年报》)
记者为何要遭受明目张胆的网络“追杀”?被追杀的记者陈周锡确为《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对浙江的区域经济多年来持续关注和报道。陈周锡认为,从帖子内容来看,发帖人应该是针对其近月连续几篇有关温州经济的报道,尤其是温州房价下跌加剧“弃房”风险的稿子。
“追杀令”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关注。陈周锡表示,他的报道以新闻事实为准绳,客观描述温州市经济现状及走势,并提出了诸多理性、建设性的思路。但这种帖子的发布者不顾事实真相,公然提出“杀人”等暴力诉求,已经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记者以公正地报道客观事实为天职,理应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中的现象,让社会公众更多地了解各类信息。而事关房市的新闻更是引人关注,因为住房问题已经成为老百姓最大的民生问题之一。
作为记者,陈周锡深入分析温州房市价格下跌的现象及原因,并提出很多理性的建议,正是一名记者深入基层,贴近群众,抓住百姓心声,呼吁理性应对的优秀记者表现。
记者遭到“追杀”,无疑是捅到了某些人的痛处,影响了某些企业的利益。通过分析不难看出,房价下跌,“弃房”风潮的利益最相关者无非就是房地产商和“炒房客”们。作为普通老百姓,更加喜欢健康良性发展的房市,谁也不喜欢动辄几万元一平米的楼房,这样的房市无论是否有“泡沫”,关键是离老百姓太远。
发帖者尚不知道何人,有何背景,但其通过网络向记者发起“追杀令”的行为已经违法了法律,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同时,其通过网络呼吁社会公众将矛头对准记者的想法也必然是妄想,这样低级的举动只能暴露自己的无知和内心的恐慌。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房地产的调控力度,本身就是要调整市场,遏制不断上涨的高房价,让更多的普通老百姓能买得起房子。所以,温州房价下跌应该也是地方政府调控有力的正常现象。
只是在一些房地产商和“炒房客”,不愿意看到房价下跌的局面,更恐慌于老百姓“买涨不买跌”的消费心理,所以才会对媒体关于房价下跌的报道如此神经过敏。
房地产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自有它的市场规律,远不是几篇新闻报道所能改变。利益各方与其将精力和怨气放在媒体记者的“私仇”上,远不如审时度势,合理调整思路,理性地应对市场变化。(文/梁新红)
责任编辑:李甲
上一篇: 金融服务更要以人为本
下一篇: 保障住房系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