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务更要以人为本

2013-10-17 20:43:05 来源:临汾新闻网

10月15日,有读者向南农网络问政(网络问政县市行)爆料称,广东高州市一老人由于中风无法行动,他儿子代为到高州农信社大路坡分社取钱,信用社说身份证不对,令其到村镇开证明。证明拿来了,信用社又说要老人亲自来,家属就将病重的老人拉到信用社,可是工作人员还是不给。僵持之下,老人死了。(17日《光明网》)

究竟遇到了什么麻烦事?竟然让客户因取钱死在了银行。原来,这是一位中风老人,既不会动,也不会说话”,由儿子前往银行取钱,因为老人的两张身份证(第一代和第二代身份证)上姓名有一个字不同,银行便要求儿子开证明。等一系列证明开好后,银行又坚持要老人亲自来办,儿子称老人重病在身要打针,银行工作人员却说“打针你就拔了针头让他过来”。万般无奈之下,家人决定用双轮木板车把老人拉到了信用社。后来在家人要求态度粗暴的银行工作人员道歉,就在僵持过程中老人猝死。

到银行取钱肯定是要按程序,凭证件严格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客户资金的安全。但是再严格的制度也是为了更好地为客户服务,这就要求金融部门真正做到人性化服务。正常的业务办理体现的是金融部门的便捷与热情,贴心周到的人性化服务正是从一些特殊事件中体现出来的。这既是在坚持原则基础上的灵活变通,也是引深服务,多为客户着想的便民之策。

如今,各类商业银行林立,彼此间竞争也很激烈。除了在资金的雄厚,业务的多元化外,主要还是靠服务。就像以前老百姓存钱要看银行脸色,而如今,银行要想着法子让客户将钱存在自己行里。观念的改变是市场竞争的必然,也是银行健康发展的必然。做金融就是做服务,谁家服务做得好,谁家就能赢得客户喜欢,就会有人气,就会带来财源滚滚。

中风老人因取钱猝死在银行,输了理,自毁形象,还得赔偿人家。这虽是个例,但引起更多金融部门的重视,说明个别银行在服务理念上仍有待加强。进一步加大从业人员的服务观念的转变,不断提高服务水平,设身处地为客户着想,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是金融部门永恒的主题。(文/梁新红)

责任编辑: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