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保洁”遇尴尬的思考

2014-09-10 21:42:29 来源:临汾新闻网

    近日,南昌大学推出了一个名为“自主保洁”的校园活动。什么是“自主保洁”呢?简单地说,就是学校把学生宿舍的保洁人员辞退了,由学生自己“承包”来打扫宿舍。这个活动听起来貌似不错,既给学生们增加了一个勤工俭学的机会,又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然而活动一经推出,学生却并不怎么买账。短短几天时间,没有保洁员打扫的宿舍就变得垃圾成堆,污水满流。
    “自主保洁”遭遇尴尬,学生不买账的借口无非是学习没时间、工作太脏、待遇太差。作为上过几天学的“过来人”,我很疑惑这样的理由。笔者当年求学时,我们学校没有几个专职保洁员,而是每个学期每个班级利用一周的时间负责全校宿舍楼的卫生保洁工作,彼时没见几个人有这样的抱怨。大学课程安排相对高中要轻松得多,学习没时间不过是一个冠冕堂皇的说辞,你不见有些同学宁可把大把时间耗费在逛街、打网游上面吗?何况搞好自己的生活环境最终受益的是自己!无论是找种种借口逃避,还是对这类事情不屑一顾,说到底,自主保洁”遭遇尴尬不是保洁政策的问题,而是反对者态度的问题。老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讲的是要在小事情、小细节上注重经验积累和意志磨砺。“自主保洁”本意在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这无可厚非。倘若对这样力所能及的小事都推三阻四,又怎样奢望今后能在大事情上有所作为?步入了大学校园,并不等于人的心智也完全成年了。打扫卫生、动手洗衣服这类的事情极其稀松平常,却要找种种借口找人代劳,如今千里迢迢邮寄脏衣服给妈妈洗的奇闻屡见不鲜,虽是个例却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生活的独立意识不强。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大学通向的是社会,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大学更像是一个演练场,这里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独立自主的意识和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
    文/孙宗林

责任编辑:付基恒

上一篇: 祝福声里看中秋

下一篇: 旅游发展促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