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旅游产品成鸡肋

2014-10-09 22:02:34 来源:临汾新闻网

10月7日《人民网》报道:国庆假期,各大景区迎来旅游商品购物潮。这些商品本应有极强的地方特色,然而不少游客发现,一样的竹雕、一样的小木刀、一样的木梳……千百个景区都在卖同样的“地方特产”,旅游商品同质化、低端化现象严重,成为鸡肋,让人提不起购买欲望。一些网友调侃:到景区买商品还不如去义乌,那里应有尽有。

到一个地方去旅游,顺便品尝当地的名优小吃,购买一些当地的特色产品,体味当地的或古老或现代的文化风味,是每一个游客的共同心愿。

近些年来,我们许多的旅游景点在硬件开发上,不惜成本,加大投入,路好了,住宿高级了,一些景区甚至有了旅游专车、登山缆车、索道,让人无限风光尽收眼底,但在硬件巨额资金投入的背后,却是旅游产品软件开发的不足,个别景区前些年把当地的一些普通商品过度包装,几十元的价格,卖出数百、数千甚至上万元,强行拉游客进店购物,惹游客的反感,相关部门不得不勒令停止。

但游客每到一地,游览完风景名胜之后,也渴望购买一些当地的土特名优,一来用做纪念,二来回去送给亲朋好友分享。但许多游客发现,众多的旅游境地,卖的皆是同类的旅游产品,一块绣了几朵花的小手帕,在南京叫“苏绣”,到了四川叫“蜀绣”,到了江西成了“赣绣”,花样一模一样,就是名字不一样。我们当地的许多旅游景点卖的商品也大多皆是南方批发回来的产品,大多数缺少当地特色。

我们山西,尤其是临汾,是全国的文物大省、大市,国宝级的文物、省级文物、市级文物星光灿烂,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星罗棋布,但在我们的景区,很少能够买到当地正宗的旅游文化产品。

笔者经常听到,你们临汾有名传千年的平阳木板年画,有剪纸之乡的传统剪纸,还有刺绣、皮影、木偶等传统民间工艺,人家大同广灵的剪纸,全世界有名,人家各地的木板年画风生水起,可你们的这些产品都在哪呢?

是的,我们的这么多产品都在哪,国家每年拨那么多的专款保护非遗的开发,可我们的众多非遗产品躲在闺中无人识,眼见得人家一个个沉舟侧畔千帆过,而我们只有哀叹自己病树前头万木春。

一直以来,我们对旅游纪念品在内的文化产品开发都缺少创意,笔者以为,我们如今许多人甚至不知道我们平阳木板年画、剪纸到底好在哪,哪些需要继承,哪些需要发扬光大,哪些需要创新,一些人错误地认为木板年画就是刻个木板,印出来就能赚钱,剪纸就是拿几张红纸剪个图案就能来钱。更有一些人对旅游产品创意不少,但能把好想法做成好生意的体制和机制欠缺,再加上人们对旅游产品版权的保护不力,缺乏对盗版的打击力度,于是照抄照搬,千人一面的旅游产品便充斥市场。

笔者认为,我们各风景名胜区,一定要加大自己景区产品的创意、营销、宣传和投入,创造出各自无法复制的纪念品,同时要与非遗传承人,科研人员的广泛合作开发,为景区提供丰富多采的旅游产品,从而让当地的“非遗”与旅游实现双赢!(来祥生)

责任编辑: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