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虽然我市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空气质量不断提升,但较之全年来讲,冬季大气污染治理依然是块难啃的“硬骨头”。如何彻底掀掉盖在我们头顶的这块“黑帽子”,让广大市民一年四季呼吸到新鲜空气?笔者认为,应下猛药、出重拳,着力从四方面治理好冬季大气污染问题。
一是严格控制燃煤污染。积极推进集中供热、煤改气”、煤改电”工程建设,加快淘汰燃煤小锅炉,优先保障民生用天然气。各级环保部门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煤炭质量检测,发现不达标煤炭一律封存并实施处罚。大幅压减耗煤项目生产规模,支持电厂等耗煤大户冬季采取“限煤量、限煤质、限排放”等措施。
定期公开企业用煤量、煤质、治污设施运行以及污染物排放情况等信息。
二是深化面源污染治理。各级环保部门要配合有关部门强化施工工地扬尘环境监管,对达不到绿色施工标准的一律停工整顿。渣土运输车辆应采取密闭措施,禁止道路遗撒和乱倾乱倒,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渣土运输车辆一律予以处罚。推行道路机械化清扫等低尘作业方式,遇有大风、雾霾天气,加大道路冲洗、洒水、清扫频次。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全面禁止秸秆焚烧。
三是强化工业企业污染治理。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检查督查为契机,强化重点企业监管,对污染源实行“定人、定位、定责”,做到“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全时段、全覆盖”监管,确保治污设施稳定运行、污染物达标排放。统筹市区环境容量资源,严格项目审批,综合运用行政、法律、市场、科技等手段,深挖重点企业减排潜能,建设节约环保型企业,发展循环经济。
四是加强机动车污染监管。应积极开展机动车停放地检查和道路抽查,加大检查力度,禁止超标车辆上路行驶。加强车辆环保管理,对排放不达标的车辆一律不予入户和审验。加快高污染车辆淘汰进程,因地制宜地采取划定禁行区域、经济补偿等方式,逐步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微博等媒介开展宣传,鼓励绿色出行。
我市日前召开的市区大气污染防治再推进会议,进一步动员各级各相关部门群策群力、标本兼治,大打一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各级各部门应该按照会议精神,一方面,结合本地实际,尽快落实《大气十条》实施细则,分解目标任务,明确中长期任务和措施,积极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另一方面,充分认识当前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性,严格按照《临汾市区大气污染防治方案》,积极防止和应对可能出现的重污染天气,使市区环境空气质量显著改善,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锡刚
责任编辑:秦芳媛
上一篇: 莫让养老“一床难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