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8月8日上午,我市开发区项目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三个一批”活动与全省同步举行,市领导,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各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临汾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各县(市、区)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以及应邀参加签约仪式的企业、客商代表共聚一堂,见证总投资265.95亿元的福川未来交通科技产业园、百信信创产业创新示范基地、凌志环保生产基地等27个项目签约,并现场观摩了“开工一批”代表项目奠基、“投产一批”代表项目运行情况。
此次签约的27个重点项目,开工的埠瑞联特煤机装备制造等24个新建项目,投产的三水能源节能保温等22个项目,是我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大力推进开发区和项目建设,狠抓“三个一批”活动,取得明显成效的集中展示。这些大项目、好项目就像一股股新鲜血液,为临汾高质量转型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我们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市委“一三四三”工作思路,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市委全会精神上来,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以“今天签约、明天落地”为目标,常态化开展“三个一批”活动,进一步增强抓好项目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高质量加快开发区建设,高强度开展招商引资活动,高起点布局“六新”产业,高标准打造全省一流营商环境,全力以赴把项目工作抓实抓好,确保项目建设接续推进。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全市上下要“横下一条心”,高质量推进开发区建设。衡量开发区好坏的重要标准就是看能否做到项目“今天签约、明天落地”。各开发区都要对照这一要求认真检点,按照“今天签约,明天落地”的要求,加快推进“承诺制+标准地”工作,提前做好土地收储,区域规划、环评,标准化厂房建设等工作,变审批办为承诺办,变事前审批为事后监管,让投资企业只需“一纸承诺”即可“拎包入住”,真正把开发区打造成我市高质量发展的主平台和“桥头堡”。
招商引资是项目建设的重要前提,没有强有力的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常态化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加强与关中平原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的联动,瞄准一流企业,主动上门对接,争取更多好项目、大项目落地临汾。要加快在发达地区建立商会,打造临汾招商引资前沿阵地。要持续引深以商招商、以区招商、以链招商、以情招商、以县招商和领导招商、驻外招商,确定各自招商任务目标,拓宽招商领域,增强招商实效。要抓紧建立奖励机制,对招商引资成效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记功和奖励,充分调动各级干部招商引资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全市掀起全员招商、全域招商、全面招商的新热潮,以大招商推动大投资、促进大发展。
“六新”代表着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谁能够在“六新”产业上早谋划、早布局,谁就有可能在新一轮转型发展中抢占先机、走在前列。市委四届八次全会对实现“六新”重点突破作了具体安排,临汾在“六新”上有一定的基础和优势,要高起点布局“六新”产业,把“六新”落实到一个个具体的项目上,做到项目围着“六新”转、生态围着“六新”建、要素围着“六新”聚、标准围着“六新”定,着力谋划实施一批影响大、带动强、质量高、效益佳的“六新”项目,抢占“六新”制高点,集聚发展新动能。
要高标准打造全省一流营商环境。当前市场竞争很大程度上就是营商环境的竞争,我们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紧迫重要任务来抓,打造全省一流的营商环境。要有争一流、创一流的勇气和魄力,最大限度下放审批事项、简化审批流程,加快电子证照系统、电子印章使用系统和政务标准化平台建设。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构建亲清政商关系”重要要求,转变思想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摒弃“衙门”作风,不当“官老爷”、当好“服务员”,扑下身子“心贴心”地为项目提供真正的保姆式服务,呵护项目茁壮成长。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当前正是项目建设的黄金时期,“三个一批”活动的成功举行,使我们更加直观地看到了全省开发区开展“三个一批”活动的突出成效,看到了兄弟市签约、开工、投产的一批优质项目,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省委、省政府坚持“项目为王”的鲜明导向,感受到全省上下争先恐后谋项目、抓项目的浓厚氛围。我们要坚定抓好项目建设的信心和决心,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扎实的作风,推动项目建设取得新的更大成效,为临汾奋力蹚出转型发展新路作出应有贡献!
本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