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网评:莫轻言停课

2020-12-09 08:45:08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不久前,到一所民办学校采访。校长自豪地说,学校纪律非常好,打架斗殴事件基本没有。笔者好奇地问,如果遇见打架斗殴的事,学校如何处理呢?校长做了一个简单的手势,情节轻的停课,重的就……

  过了几日,一个朋友告诉笔者,他的孩子与同学发生了打架斗殴事件,老师为了惩罚孩子,说啥也不让上课。虽然多次向老师道歉,但孩子至今仍未进入课堂。对此,家长愤愤然:孩子错了,该怎样处理按规定来,凭什么剥夺孩子上课的权利?

  由此想到,学校、老师本是以教书育人为首要任务的,为何变成了只教书、不育人?犯了错误,动辄就停课?

  记得《孟子·尽心上》中说:“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者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纵观时下,教育工作的确非常辛苦,成人世界里的很多负面东西直接影响到孩子,孩子身上显现的问题非常多。但学校就是为教书育人而办的,应该给予孩子改过的时间,只要付出爱心、耐心,相信一切都会慢慢变好。从这个角度讲,停课绝不是管理的好办法。

  当然,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凡事都应该有个底线,有处理的方法和措施。毕竟学校还要维护大多数学生的利益,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问题的关键就是这个底线是什么、在哪里?当一个学生不听话了怎么办?当一个学生犯错误了怎么办?当一个学生严重违纪了怎么办?当学校的秩序被破坏了怎么办?这些问题解决好了,既能“育人”,又维护了“规矩”,还守住了“底线”;解决不好,既不能“育人”,又羞辱了“规矩”,还可能葬送“底线”。怎么做,这就在考验教育工作者的智慧了。

  解铃尚需系铃人,要想解决学生问题,就要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找到问题的症结,然后对症下药,抽丝祛病。只有把学生看作是自己的孩子,做他们心灵上的朋友,孩子才能如我们所愿,一点点向我们预想的方向迈进。希望我们的学校和老师都能把育人放在首位,莫轻言停课。(郭璞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