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笔者听到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个媳妇对自己七十多岁的婆婆很是厌恶,嫌她耳聋体弱又不讲卫生,虽然她一直伺候着婆婆,但是心里很不乐意。终于有一天,她萌发了一个念头,把婆婆送到养老院,这样就省心多了,不必看着烦恼。这个念头不敢和其他人说,她就跟上学的儿子说了。儿子听了之后没说什么,只是叮嘱妈妈,等把奶奶送到养老院后一定要把她的铺盖拿回来。妈妈很是诧异,问孩子那是为什么呀?儿子平静地问答:等你老了,我再用这个铺盖把你送到养老院!
儿子看似平静的回答,像鞭子一样重重抽打在母亲的心上。她十分后悔、惭愧,抚摸着儿子的头说:孩子,妈妈错了。百善孝为先,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妈妈要孝敬奶奶,给你树立一个好榜样。
人常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所有的教育要素中,家长对孩子的终身成长影响最大。所以,家长的立身行事就如同一面镜子照射出其内在的品格和素质,你的优点和美德,孩子能够感受和学习到;你落后的思想和观念、错误的言行也会影响到孩子,致使其养成不好的习惯,形成错误的价值观。但是,别忘了,随着孩子渐渐长大,他们看的书、学到的知识远远比我们在这个年龄时学到的、懂的更多。在恰当的时候,他们会成为我们的老师,纠正我们错误的做人做事方式。
一位家长这样对笔者说,如果家庭是一棵树的话,家长就是树根,孩子就是树枝。树要长得壮,树根一定要吸收更多的水分和养料,这样树才能舒枝散叶、生机勃发。所以,家长要多学习,提高自己的修养和学识,提高自己的各项能力,这样才能做孩子的合格老师。反之,当孩子的思想和见识远远超越我们的时候,我们也要为此欣慰。孩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见解和认知,他们指出我们的缺点和过失的时候,我们更要有谦虚认错的胸怀,给孩子留下一个“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良好形象。(郭璞)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