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我的狗很乖,不会咬人”“没事儿,我看着呢,你放心走”……外出散步,突然被狗“拦路”,其主人千篇一律的话是否让你感到有些无奈?近年来,因遛狗不拴绳等不文明遛狗行为造成的人身伤害、环境污染等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和痛点。
纵观一桩桩狗伤人事件,让人唏嘘不已。两岁女童被咬后,浑身多处裂伤,生命垂危;中学生被咬后患上狂犬病;老人被咬后当场死亡等等。苦于没有完善的管理体系,以及许多养狗人士的不自觉行为,让一幕幕悲剧不断上演。尽管法律对事后追责和赔偿问题也有明确规定,但人们更期待的是防患于未然。于是,各界人士对完善宠物管理体系的呼吁也一直不绝于耳。
值得庆幸的是,今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中,明确新增了关于“携带犬只出户的,应当按照规定佩戴犬牌并采取系犬绳等措施,防止犬只伤人、疫病传播”的规定。针对“宠物危机”,人们“千呼万唤”的“遛狗拴绳”终于入法,这一幸事为宠物管理问题提供了法律支撑的同时,也成为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和效力的重要一步,让人纷纷拍手叫好。
但欢喜之余,人们更加关心的是如何更好地落地实施?该法明确提出,“饲养犬只防疫管理的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这就需要各级相关部门齐心协力,完善相关配套规则,制定出科学、可行、见效的实施办法,并付诸行动,从而推动文明的进步和法治的进程;养狗人士更要主动遵法守法,收敛“任性”行为,握好手中的“自律绳”,做到文明养狗、依法养狗;广大市民也要积极参与,共同监督,维护公众权益,让狗主人认识到依法、文明、科学养犬的重要性,齐心协力唤起全社会的文明共识,让文明养犬像“喝酒不开车”一样深入人心。
良法善治,民之福祉。一根小小的绳子,不仅是规范人们饲养行为的职责线,更是守护群众人身安全的生命线。希望通过法律约束、部门严管、市民配合,困扰民众的一系列“狗患”问题能得到有效解决。(清新)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