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家孩子今年参加中考,刚刚录取到一所高中学校。这几天,孩子已经在培训机构报名上了高一预科班,提前进入了高中状态。朋友说起这件事来,脸上挂着得意的表情。笔者心里却阵阵发凉,刚刚完成一场竞争激烈的考试,孩子身心俱疲,加上此时进入伏天,怎么可以立刻投入一场新的学习?
目前,我市各中小学都放了暑假,但是,笔者注意到,虽然有学校温馨提示“中小学生课外时间参加培训班,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建议把课外时间交还给孩子”。但“前脚出校门,后脚进辅导班”仍然成为不少中小学生的暑期写照。为了能在新学期占据优势,不少学生都在暑期进行了超前学习,期望实现“弯道超车”。
事实上,早就有专家指出,目前社会上的很多培训机构开设所谓的超前学习,犹如体育竞赛的“犯规”抢跑,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的学习。其教授的方式更多的是灌输,把教材的新课内容作为一种知识性结论直接告知学生,并辅助一定的强化训练,让学生短期内掌握一些结论性内容。由于教师授课缺少完整的教学过程,理科更是缺少必要的实验和亲身操作,客观上使得学生缺少自主探究、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体验,这样的结果将会导致学生对一些知识的掌握简单化,以为自己什么都懂,而实际上学习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这种学习不仅浪费了学生宝贵的休息时间,导致学习过度,影响学生身心的调整和健康,而且让学生对新学期的学习失去了目标性和兴趣性。其对学校正规学习会带来较大的冲击,产生诸多隐性的危害。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从严治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严禁超标超前培训,严禁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从事学科类培训,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构建教育良好生态。
为此,提醒家长们要理性拒绝培训机构的诱惑,从有助于孩子的长远健康发展入手,把假期还给孩子,别让暑假成为第三学期。(郭璞)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