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网评:宣传民法典 守护好生活

2022-05-25 09:20:24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当前,第二个“民法典宣传月”活动正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开展。据悉,今年的“民法典宣传月”活动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为主题,以“民法典进农村”为重点,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

  今年5月28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颁布两周年纪念日。民法典作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覆盖人民生活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同各行各业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必须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让群众做到知法、守法、懂法、用法。

  今年的民法典宣传月活动重点在农村,是因为农村一直是普法的薄弱环节,农民的法治意识普遍比较淡薄。群众在哪里,普法就要开展到哪里;群众关心什么,民法典普法就要普及什么。因此,开展好农村的民法典普法工作,必须抓住重点、突出问题导向。要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现实问题,把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民法典法律知识送到群众身边,帮助农民学会用法律解决遇到的难题,推动农村治理水平提升。

  民法典作为我国法律体系中条文最多、体量最大、结构最复杂的一部法律,对许多专业人士来说都有一定的难度,要让老百姓能够真懂真用更为不易。因此,开展好民法典普法工作,必须结合农村农民实际,创新方式方法,更加突出普法的针对性、有效性。要走近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喜闻乐见的方式,带着感情为群众做好普法工作,让民法典融入群众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从而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升群众的法律意识。

  民法典既是保护群众权益的法典,也是全体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循的规范。农民乃至社会各界都要主动深入学习民法典,切实提升自己的法律知识和素养,学会运用法律思维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各类民事问题,这样既可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还能够做到不损害别人的权益,维护好社会正常秩序。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只有将民法典厚植于社会生活的深厚土壤,才能将民法典真正落到实处,让人民群众拥有满满的法治获得感。(李永军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