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网评:假期如何与孩子“和平共处”

2022-07-20 09:54:5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漫长的暑假,看上去是悠长的、休闲的,实则是一场对亲子关系的极大考验。起初是母慈子孝、相谈甚欢,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彼此说话越来越不耐烦,还时不时变脸……

  和一位研究心理学的朋友聊起了这个话题,她说,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中一道不易破解的难题。这个特殊的假期里,没有了“距离美”,不能“好好说话”,就会产生诸多困惑。

  超长假期里,父母孩子整天相对,难免产生摩擦。尤其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如果亲子关系做不到有爱有界限、亲密而有间,父母该放手时舍不得放手,就难免频频发生冲突。

  例如假期里,孩子的一举一动都在父母的视线之内,他们的缺点和毛病通常会让父母觉得“忍不了”。很多父母认为“孩子是我生的,所有的事情我都可以管,孩子就应该听我的话”,于是一方面大包大揽,过度关注和给予,甚至剥夺孩子的自主权和参与权;另一方面对孩子的各方面期待过高,拔苗助长,达不到要求便数落埋怨。矛盾由此产生,闹得谁都不高兴。

  正确的做法是“家长别越界,距离产生美”。在居家学习期间,家长别总是问“作业写了吗?学习跟上了吗?”甚至“看见孩子玩就心里长草”,那样只会让孩子反感,叛逆情绪爆棚。聪明的家长要努力忍住唠叨、忍住催促、忍住控制欲,放手让孩子自己安排时间,自主安排学习,鼓励孩子劳逸结合。

  最好的办法是定期召开家庭会议,所有成员集体讨论制定制度并写下来,挂在家里醒目的地方。规则上墙,矛盾落地。遇到状况,父母既不用指责孩子,也不用讨好孩子。家长只需要冷静下来问孩子,按规矩该怎么办?这时孩子要服从的,就不是父母而是自己制定的规则了。

  父母要做好孩子的榜样,要求孩子做到的,先想想自己是否做到了。如果父母缺少自律,不仅容易失去威信,还会让孩子产生委屈、愤怒等负面情绪,累积到青春期有了反抗的能力时,就会表现得特别逆反。另外要学会“察颜观色”,学会“好好说话”,这样比较容易获得孩子的认同,家庭关系也会和谐。(郭璞)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