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网评:“玩”中蕴含教育真谛

2022-09-28 09:06:18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最近,我们小区发生了一件喜事:田师傅在外地上班8年的儿子,出钱为他买了一套新房子养老。乔迁那天,许多人都去了,纷纷夸儿子孝顺,父亲有福气。

  田师傅曾经是小区里的“名人”,说名人,并不是因为其本人出名,而是因为别人家孩子小的时候大都是妈妈照顾、接送、陪伴,而他家恰恰相反,由他接送、照顾、陪伴儿子,最重要的是和儿子一起玩。每年暑假的时候,他都会带儿子外出旅游,在家时则一起游泳,一起去田地里捉蚂蚱,一起炒菜做饭,什么时候都和儿子有说有笑的。

  那时候,我对如何教育孩子也是一知半解。某次和他聊起来,他说了这样一番话,“我经常陪孩子玩,其实玩也是教育的一部分。你和孩子一起玩的时候,就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和关系,孩子就会把你当成他的好朋友,什么话都会和你说,你就可以潜移默化地感染和影响孩子。”听到这些,我恍然大悟,原来和孩子一起玩竟然蕴含着教育真谛呀。

  老一辈家长有个错误看法,以为没大没小和孩子在一起就无法管教,往往故意端起架子,不愿俯下身子与孩子玩,所以亲子关系出现了问题。还有一些人,小时候不在父母身边,跟着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长大后与父母关系不太亲近,相处疙疙瘩瘩,父母教育起来自然也就困难重重。这其中缺了什么?就是缺了陪伴,小时候没有在一起玩,好比教育通道没有打开。同理,经常与学生一起玩的老师,学生都喜欢,对于所教的课程也喜欢;学生不喜欢某科老师,就不会喜欢那门课,成绩一定不好。可见,当好老师也有小窍门,就是多和孩子一起玩,这对拉近彼此关系助力很大。

  家长不愿与孩子玩,大多是想树立一个高大威严的形象。实际上,这种可能性很小,因为朝夕相处时间长了,神秘感就消失了,随着孩子长大,家长和孩子之间必然转化为平等交流的关系。比如外来务工人员,长年与孩子分离,孩子与父母缺乏具体可感的交往,感情上自然就会出现疏离。

  家长经常陪孩子玩,孩子把家长当玩伴,自然就会高兴、亲近、喜欢,家长所言孩子就会认真听,照着做。孩子想跟父母一起玩的时间并不长,也就十年多一点,过了这个阶段,孩子就跟同伴玩去了。所以,在特定的时间段,多与孩子玩玩,增进感情,让孩子喜欢,就为一辈子的亲密关系打下了基础。(郭璞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