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通讯员 赵凯妮 张珅菊)近年来,古县国营林场以“管好林、育好林、用好林,保工资、保吃饭、保民生,抢机遇、抓发展、搞增收”为发展方针,以“三年打基础、五年初见效、十年成规模”作为发展目标,探索出了一条森林安全、生态优美、生活改善、和谐发展的绿色生态之路。目前,林场森林覆盖率达到89%以上,2011年被市政府评为“天保一期工程建设先进单位”;2013年9月,林场被省绿化委员会和省林业厅授予“绿色生态林场”称号,是我市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林场。
首先是加强领导,全面落实目标责任制度。古县国营林场的发展壮大,关乎区域三大效益的发挥,是全省24个生态重点县林场之一。林场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制订了详实的工作方案,定期召开工作会议,通报情况,并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有关工作落到实处。积极落实了领导目标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状,划分了领导包片区域,制订了《领导包片责任制》明确分工,细化任务,落实责任,实行多渠道筹集资金制度,建立并实行了检查评比通报制度和奖惩制度,为推动林场生态管护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次是改革创新,走保护生态与发展经济双赢之路。转变思想观念,实现改革创新,林场最大的优势,最大的潜力,最长远的后劲已不再是木材生产,而是生态环境、生态资源及由此产生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古县国营林场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高标准完成中龄林抚育7000亩,更新造林2000亩,封山育林5700亩,成立了绿方园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各类苗木达1000亩,主要树种有油松、白皮松、华山松、核桃苗、丁香等。新建木材加工厂一处,对中幼林抚育的木材进行初加工,实现效益的最大化,筹建了“崇霖荫”园林绿化公司,依托公司建平台,开辟营林空间,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之路。
第三是关注民生,建设优美、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长期以来,林场职工的居住条件很差,大部分都已成危房,严重影响职工的积极性。为了改善职工的居住环境,林场借国家林场棚户区改造的东风,争取县政府在县城张庄村无偿划拨土地4.5亩,新建框剪结构住宅楼一栋60套,现已开工,预计明年年底竣工投入使用。积极争取了资金13万元,新建4座天保站,配备办公设施,投资45万元,硬化道路1.5公里,建过水桥一座,投资30万元,硬化场部院子,解决采暖与饮水问题,配置了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体育设施,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职工的工资待遇提高了20%,全部加入“五险”,解决了职工的后顾之忧。对办公区进行了合理、富有特色的绿化美化,变人为景观为自然景观,让人们有一种回归大自然的感觉。
第四是防护结合,加强对绿化成果的管理和保护。多年来,古县国营林场狠抓“三防”不放松,制定了严格的目标责任制,做到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山有人管,林有人护;同时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确保安全无隐患。投资100余万元,拓宽维修了45.9公里的防火通道,在重点路段安装了监控设备;筹措资金30余万元,购置维修了割灌机、油锯、高压水枪、对讲机等器材;强化人员培训和宣传,确保拉得出、用得上、有成效。由于措施得力、管护到位,3年来,林场没有发生一次火灾,没有病虫害蔓延,没有一起大的盗采、滥挖、滥推乱占现象发生,确保了森林的安全。
责任编辑:邱睿
上一篇: 重症男婴“夭折”事件的反思
下一篇: 实现“中国梦” 农民有八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