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名高中学生用纸碗和塑料袋提饭到教室,学校便决定将3人开除学籍,并降为借读生留校察看半年,其中2人的补助金也被撤销。”这是近日被媒体曝光发生在云南景谷县一中的校园事件。消息一出,便有网友紧跟其后,列出该校21条新校规,新校规中除了“端纸碗”、用油脂袋提饭”外,用手机、玩电脑、抽烟喝酒、上课睡觉、考试作弊、周末睡懒觉,甚至“碰铁门”等,都会被“开除学籍”。
无独有偶。其实类似的事情在我们身边也有,几天前,朋友就哭诉了同样的经历:朋友的孩子正在襄汾县某中学就读,学校实行学分管理,该孩子因为私自外出买零食,恰恰就被老师逮住扣分。就这么一下,谁知就被“遣送”回家接受反省教育。
动辄开除学生、停课回家,如此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真能让孩子“改邪归正”么?在校上课是学生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开除学籍、回家反省,这样不仅耽误了孩子正常的学习,而且还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极大伤害。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严格校规校纪,我想学校的出发点应该是好的,但仅仅因为孩子犯了一点小小的错误,就揪住不放,而忽略了对孩子学习教育的大事,难免会让人觉得学校小题大做、有推卸责任之嫌。“违规”的孩子被处罚了,学校也许是想要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但在校的学生看见身边的同学就因为犯了一点小错误被处罚,心里一定也是战战兢兢,这样,孩子们能有个轻松的学习环境么?!这样简单粗暴的管理模式,只会让教育效果大打折扣,甚至成为“负数”。其实,让孩子“改邪归正”的方法有好多种,老师们是否可以在教学之外的教育上多想几招、多一点苦口婆心、多下下工夫呢?校园生活是人生记忆中最为美好的一段时光,在人们眼中,教育也是一种充满爱心和温和的行为。莫让冷冰冰的管理,抹杀掉孩子心中那份纯真和美好。(晓琳)
责任编辑:刘静
上一篇: 让书香滋润我们浮躁的心田
下一篇: 刑拘“讹人老太” 正与邪较量的道德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