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关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一法官被指开房的视频,在网上广为流传。湖北省高院曾于9日凌晨发布声明,否认涉事男子为该院院长和副院长。不过,湖北省纪委连同省高院9日晚间再次回应称,视频男主角系省高院刑三庭庭长张军。张军与一名外单位女子长期保持不正当关系,现已提请免去其庭长职务。(12月10日《南方都市报》)
这是继上海高院法官嫖娼之后,湖北高院法官上演的一出“桃色”丑闻。身为高院的庭长能跟一名律师长期保持不正当关系,期间涉及到众多违规违纪及细节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调查。但是,人们除了对事件本事的关注外,官方对此事前后截然不同的“回应”也引起了大众的质疑。
在网上出现有关视频后,举报者已经点明了被举报人的姓名,而且画面中的当事人也很清楚。但是,身在其中的湖北省高院第一时间发布的声明是,该男子并非该院院长和副院长。很明显,这是一个辟谣的声明,所要传达的信息很明确,摆明了此事和高院没有关系。
但是,仅仅一天时间,在湖北省纪委的介入下,纪委同省高院再度回应称,视频主角的确是本院法官张军,职务为省高院刑三庭庭长。前后对比不难发现,举报内容仅仅是当事人职务不符,姓名等信息都是符合的。也就是说,省高院在做第一次回应时,就应该清楚地知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但是,面对公众的质疑,省高院避重就轻,在有差错的“职务”上发挥,意图转移话题。
这让人们更多联想起很多类似的官方回应,纯属谣言”这你也相信?”我们查无此事”等等,这些十分熟悉的回应屡屡被此后的事实证明,此前的回应简直就是一种很不负责任的“谣言”。
与“网络大谣”不同,这些官方声音代表的是政府的声音,是政府部门负责任的表述,是澄清事实以正视听的主要方式,真实客观应该是最起码的准则。但是,一些部门不能正视这个问题,存在侥幸心理,在事态面前“玩太极”式的“曲线回应”欲盖弥彰,或者直截了当地简单否认。
但无论哪一种,都无法改变事实本来的模样,最终都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只是,如果任其发展下去,最终受损的必然是政府部门的公信力。所以,针对接连发生的“撒谎式回应”,国家应该制定更加严厉的惩罚机制,对不负责任的回应“零容忍”,通过透明公开准确及时的正面声音,重新树立官方回应的权威形象,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文/梁新红)
责任编辑:李甲
上一篇: 要认真学习推广“隰县经验”
下一篇: 扫除雾霾,更需环保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