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认真学习推广“隰县经验”

2013-12-12 08:25:19 来源:临汾新闻网

今天,本报刊发了介绍隰县梨果产业转型升级的通讯《主攻“玉露香”八年达小康》。

当我们为金梨摇曳的隰州美景陶醉时,当我们为“玉露香”种植总面积由2008年不到2000亩发展到今天的10万亩而赞叹时,可能才会更加深切地读懂该县历届班子为民富民、改造山区的“隰县经验”,这其中蕴含的坚持不懈、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转变作风的精神值得大力弘扬。

一任接着一任干,29载勤培育,体现出坚持不懈的毅力和求真务实的态度。作为国家贫困县,隰县从引进品种到选育推广,没有因挫折而退缩不前,在思想多元、竞争激烈的社会变革大背景下,坚持将发展主攻方向放在梨果传统产业上,长期坚持所取得的经验弥足珍贵。正是有这种坚韧、执著的力量做支撑,隰县历任班子领导才能一脚油门踩到底,广大农民才能在各级党员干部的带动下团结一致,将传统产业做强做大。

改革与发展,并不是一味地吸收新兴产业、舍弃传统产业,而是要从现实出发,挖掘最具发展潜力的优势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该县坚持梨果产业一张蓝图绘到底,经过29年培育出“中国第一梨”——“玉露香”,并不是瞎干、蛮干,而是以提高城乡居民总体收入水平、最终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在长年累月走村串户、深入调研、精心研发、集中论证中形成的客观结论。

面对独特的自然优势和农民人数占全县人口80%的现实,正是凭借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才取得了今天的成绩。

主攻“玉露香”,八年达小康,折射出改革创新的大气魄。果树大改型”让隰县果农真正尝到了甜头。选择“玉露香”为隰县梨果业主打品牌,不是拍拍脑袋瓜就决策,而是由于这一产品在当地有产业基础,有带动农民增收的财富效应。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勇于摆脱传统观念,创新思维,提早认识到:要使农民早日脱贫致富,必须选择一种可以带动梨果业转型升级、大幅度增加收入的“王牌品种”;要实现传统产业的持续发展,不断改良创新、转型升级是必由之路。

隰县梨果产业能够持续做大做强,领导带动是关键,农民的拥护和支持也很重要。隰县政府部门彻底摒弃了以往个别部门“与民争利”的做法,以指导服务为重点,努力开拓市场,打造优秀品牌,坚持“让利于民”,真正让梨果产品在市场大潮中经受各种考验,最大限度地增加农民收入。正是基于这个基础,该县连续开展“梨果提质年”活动,并举办“梨花节”、参加“农博会”、新建梨博园、认证树品牌,以转变作风带来探索实践的巨大变化。

玉露飘香、硕果累累的“隰县经验”鼓舞人心,但是,要让农民的“摇钱树”长青、群众的生活水平持续增长,有关部门仍须付出更大努力。各级各部门、各县(市、区)都应虚心学习“隰县经验”,坚持不懈、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转变作风,继续在服务转型升级、增加农民收入方面狠下工夫,为干事创业集聚起更多百折不挠的正能量,在建设文明开放、富裕和谐的新临汾进程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本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