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摊派”背后的“猫腻”

2013-12-12 20:03:06 来源:临汾新闻网

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卫生局下达重性精神病指标一事经网络曝光后,新化县委、县政府迅速责成卫生局立即终止执行。娄底市卫生局表示,有关调查结果和处理情况将及时向社会公开。(12月11日新华网)

说起“强行摊派”,一般是以各种部门的各类罚款及任务指标为主,但是,重性精神病指标”也要“摊派”还是第一次听说。据相关报道称,新化县卫生部门在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过程中,向各乡镇卫生院下达精神病、糖尿病和高血压病人的任务数,各乡镇卫生院又将任务数分派到各村。新化县坐石乡同心村的老乡村医生曹文光介绍,乡卫生院给同心村下达的任务指标是精神病人4个,但全村实际上只有1个精神病人。

“摊派”是指按比例分配,由众人或各方面分担,一般不是自愿的,有强制行为。其本身就是违反规律,违反常识的极不科学的作法,每一次“摊派”的同时,总能引发众多怨言,执行者不乐意,被执行者更恼火。

但究其“摊派”的本质而言,或者是为了满足虚伪的政绩心理,强行要求达到既定的光鲜成绩,或者是为了一些部门的既得利益,一个图名,一个为利,主要原因不外乎这两种。

新化县卫生局下达重性精神病指标的缘由又是什么呢?上级卫生部门娄底市卫生局办公室认为,新化县卫生局在执行文件过程中,错误地将原国家卫生部‘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筛查和检出率’作为管理任务,按人口总数的3‰分解下达到乡镇,导致乡镇卫生院在执行过程中存在误解和偏差”。

笔者认为,如此解释有些牵强。因为在该县“摊派”的指标中并非只有“重性精神病指标”,其他“糖尿病和高血压病人的任务数”又该如何解释呢?难道也是错误解读文件精神了吗?显然是说不过去的。如果从另外一条线去考虑,或许能谈到此举的一些真实目的。记者调查发现,按照新化县卫生局的要求,如果没完成任务数,考核时会扣分扣钱。

因为“任务”与下拨的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年终绩效考核挂钩,一些乡村医生在病人数量“不达标”的情况下,只好采取虚报造假的形式应付考核。

看来,摊派”是和“经费”有关的。如今,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加大了对一些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财政救助力度,其目的是为了减轻群众的负担。但是,会不会有一些部门会通过虚假人数套取国家的财政救助款呢?调查结果还没有最终公布,但笔者认为有关部门应该高度重视,认真调查,查清“摊派”背后的“猫腻”,给公众一个合情合理的答复。(文/梁新红)

责任编辑: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