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次平常的购物经历,却引发了笔者的一番思考。一方面感叹商贩的精明,另一方面感慨自身维权意识的淡薄。
事情是这样的,前几日笔者去市区某菜市场买菜,看见带鱼还比较新鲜,就以20元一斤的价格称了点带鱼,当时秤上显示的是0.55公斤。老板还保证绝对不少一斤,少了就补齐。笔者回家后随意一复秤发现,刚买回来的鱼只有0.52公斤。虽然心里很是不痛快,但因为误差不是很大,也就当自认倒霉吧。次日笔者再次去该市场采购时,向鱼贩说明了情况,但得到的解释却是“没有少一斤,差了不到一两而已”。因为有事笔者又放弃了争论。但事后想想,觉得挺窝火的。什么叫少的不多,什么叫确实没少一斤,凭什么就让鱼贩子多赚去了1元钱?作为消费者为什么没有意识来维权呢?
商贩精明,缺斤短两一直是集贸市场的顽疾。很多市场管理方都采取了很多措施来防范,笔者就了解到,北京为了防止缺斤短两事件的发生,在部分海鲜批发市场实施统一称重的方式。这一做法无疑是极好的,当然,设置公平秤,也是一个好方法。但是,有的集贸市场设而不管,形同虚设,作为消费者,也不能因为涉事金额少就听之任之,放弃自己的权利。
菜市场是市民“菜篮子”、米袋子”社会关注度高。工商、质监等部门也应不定期整顿市场,规范商贩的经营行为。
(景文婷)
责任编辑:邱睿
上一篇: 斩不断利益之链,就整饬不了“治超之乱”
下一篇: “生命之灯”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