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的冬季,人们都喜欢待在有暖气的室内,市区九洲花园的居民杜岩也是如此,他总是下班后就第一时间赶回家,享受“家的温暖”。然而,12月20日,早起的杜岩突然发现自己的鼻子、嘴、喉咙都出现了不适,声音嘶哑,几乎说不出话。到市人民医院检查后,医生告诉他,这是由于环境过于干燥引起的,是典型的“暖气病”。
“我跟同事说起这件事,发现有同样症状的不在少数。”杜岩告诉记者,随着供暖季的到来,他也有不少同事总是感觉口干舌燥,嗓子疼,十分不适。
记者走访市区几家医院了解到,现在患“暖气病”的人不在少数,主要症状为鼻咽干燥、胸闷、头晕眼花、尿量减少、浑身软弱无力、免疫力下降,有的人还会出现流鼻血的现象。
“近段时间呼吸道感染、咳嗽的患者特别多,都是由于室内外温差较大,不注意防范引起的。”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张玲告诉记者,每年供暖开始后,都会有不少感冒、咽部不适的市民扎堆就医。这是因为供暖开始后,人们为了让屋内更加暖和,长时间将门窗紧闭,造成室内空气流通不畅、细菌滋生,再加上过于干燥,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从而引发“暖气病”。老年人和儿童由于抵抗力较低,更是首当其冲。
对此,张玲向市民朋友建议:如果家庭室温很高,晚上睡觉时空气干燥,可以使用加湿器,湿度最好控制在50%—70%,这样人体比较舒适;也可在室内放些绿植或者睡觉时在房间里放盆水,这样可减轻早晨醒来后口鼻的干燥感。上呼吸道感染一般在5—7天可自愈,可以多喝水,适当吃些含片等药物。
作者:张康
责任编辑:巩鹏
上一篇: 让孩子的冬天不再寒冷
下一篇: 再论打车难